《故乡的除夕》教案1
  | 
 | 
作者:   上传者:tomacc  日期:18-12-14  | 
 
 
 课题:故乡的除夕 
教学目标 : 
1.认识本课6个生字,会写4个生字,理解由这些字组成的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能主动积累像“年年有余(鱼)”这样有关带谐音的吉祥话。 
3.了解作者故乡的除夕都要做些什么,表达了人们高兴、吉利及对未来的憧憬之情。 
教学重点: 
1.能读准字音,认清字形,了解字词的意思,其中4个生字能按照笔顺正确书写。 
2.正确理解课文,了解除夕夜作者家乡人们的活动以及寄寓的感情。   
教学难点 :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人们在除夕夜表达的情感。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明确目标 
课前大家认真预习了这些课文,预习得怎么样呢?这节课,老师带来了一个闯关游戏,大家比一比,看一看你能闯过几关?得到几颗星? 
(课件出示1——3) 
第一汉字大本营。能正确认读本单元生字新词,使用钢笔在田字格中正确、规范的书写生字,获得“写字之关:星”。 
第二关:阅读展示台。能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概括出课文内容,获得“阅读小明星”。 
第三关:智慧少年。能大胆提出自己的问题,并能就别人的问题勇于发表自己的看法,获得“智慧少年”。 
二、汉字大本营 
1.认读生字新词:我会读。 
(1)出示学生认为难读的词语:(课件出示4) 
jì dōnɡ pínɡ yuán   jīnɡ jīn   mín sú fēnɡ qínɡ   nónɡ yù 
冀 东   平   原     京   津    民  俗  风   情     浓 郁 
chuānɡ mínɡ jī jìnɡ   xǐ shù   zhuó yī dǎ bàn   biān pào    
 窗    明   几 净     洗 漱    着   衣 打  扮    鞭  炮 
zīzhū bìjiào  chōnɡ jǐnɡ    yǒu mó yǒu yànɡ   mánɡ lù    
锱 铢  必 较    憧    憬     有  模 有  样     忙  碌    
(2)自由读,同位互读,指名读,教师相机正音。 
重点强调:第一行“冀”读jì,不读yì,“京津”放在一起特别拗口,前一个是后鼻音,后一个是前鼻音,“俗”平舌音,“漱、着”翘舌音,其中“着”是个多音字,在这里读“zhuó”,作“穿”讲。“几”也是多音字,在这里作“小矮桌”讲,所以读jī。 
 第二行,“锱铢必较”的“锱铢”前一个是平舌音,后一个是翘舌音,“模”也是多音字,在这里读mú,“碌”lù不要读作鼻音。 
(3)展示读:开火车读,分组赛读。 
2.正确规范书写生字:我会写。 
(1)连接前置性预习,反馈学生自主预习的情况,同位互批自己练写的生字。 
要求:一看写正确了吗?二看写规范了吗?如有写得不正确或者不规范的字,就圈出来。 
(2)错别字报给小组长,由小组长把本组内同学的错别字写在黑板上。 
(3)根据黑板上的错别字组织学生交流识记,教师重点针对以下几个字进行指导、范写: 
(课件出示5) 
 “视”:部首是“礻”不是“衤”,右边部分是“见”不是“贝”;“吉”:上部是个“士”,千万不能写成“土”。“炮”是“火”部,写时注意“火”的捺变成了点。 
(4)小结:我们以后写字时要认真观察生字的结构,注意每一笔在田字格中的位置,争取把每一个字都写正确、规范。书写正确规范的同学教师颁发“写字之星”,恭喜大家,继续勇闯下一关。(板书:识字写字) 
三、阅读展示台 
谈话过渡:生字词大家都掌握了,那么课文能读好吗?让我们一起走进作者的家乡,感受浓郁的年味。要求:把自己喜欢的句子读正确、流利,把你认为难读的地方再练练,读出自己的感受。还要做到思考每篇课文的主要写了什么?(板书:熟练朗读) 
1.交流自己喜欢的句子,读出感受。在教师的引导下读好难读的句子。 
预设一:(课件出示6) 
把家收拾得窗明几净了,年轻的姑娘媳妇们就开始洗漱和着衣打扮,像要上戏台演戏的人一样,个个都有模有样了才出门。 
(1)展示读书成果,并抓住关键词语谈淡自己的感受。 
(2)师生交流评价学生读书情况,多角度有感情朗读课文(读出除夕夜人们的高兴,热闹的场面。) 
(课件出示7)说话训练: 
             把          就            ,像                      。 
预设二:(课件出示8) 
年夜饭比平日要“隆重”得多,照习俗得有七碟八碗,鸡鸭鱼肉一样不能少,有趣是鱼和鸡这两样,因为取其谐音—年年有余(鱼)、吉(鸡)祥如意,只是绝对不能马虎的。 
(1)自由练读,指名读。 
(2)依据学生朗读的情况,教师指导读好句子的停顿。观察文中的标点,认识破折号,括号,括号的内的字与前面的字是同音字,体会了人们为了吉利而故意这样去做。 
(3)体会人们准备年夜饭的热闹、喜庆场景,指导有感情地读书?(高兴、图吉利) 
2.同学们,会读书的人,不但能把课文读熟练,还能读懂课文都写了什么,根据预习安排,交流预习收获。(板书:整体感知) 
(1)出示填空(课件出示9) 
 讲了冀东平原人们过除夕时,除夕早上男人         、          ,女人          
吃完年夜饭,全家人一起       、               ,接着是            。 
(2)小组讨论交流(课文讲了冀东平原人们过除夕时,除夕早上男人扫院子、贴春联,女人打扫屋子,吃完年夜饭,全家一起守岁、包团圆饺子,接着是晚辈给长辈拜年。) 
(3)读了文章,你觉得冀东平原的人们过除夕寄托怎样的感情?(图个快乐、吉利、轻松,及对未来的憧憬。) 
3.依据学生表现颁发“阅读小明星”。 
四、智慧少年 
1. 同学们,通过以上的交流,我们不仅会读、会写了生字词,能把课文读的正确流利,而且还知道了课文的主要内容,真了不起!在预习时,你还有不懂的问题吗?请在小组内提出自己不明白问题,大家讨论解决,如果你能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并就别人的问题勇于发表自己的看法,解答别人的疑问,就能获得“智慧少年”称号。(板书:提出疑问) 
2.组内交流预习记下的问题。教师巡回指导了解,特别关注学困生的疑难点。 
3. 班内交流。 
环节一:不懂的词语。 
“窗明几净”“七碟八碗”:(课件出示10:词语+图片)结合课件,联系上下文引导学生理解。“风俗民情”“忙碌”:引导学生结合句子联系课文和生活实际理解。 “憧憬”引导学生换词理解。 
环节二:有价值的问题,教师要依据学情认真梳理,有的当堂解决,有的放到以后的课时中学习。 
五、总结,交流学习收获 
1.学生交流收获 
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新的收获?你得到了几颗星?比一比、看一看谁是“闯关小能手”? 
2.师总结:语文学习贵在实践,只有实实在在去读、去画、去思、才能获得真知,课下请同学们继续熟读课文,在自己感受深刻的地方写下感受,摘抄积累自己喜欢的词句。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这节课,我们来继续学习《故乡的除夕》,请大家齐读课题。(课前提前板书课题:故乡的除夕) 
前节课,我们已经初读了课文。通过读书,你了解到课文主要讲了冀东平原的人们怎样过除夕的? 
2.(课件出示11)【课件出示:课文讲了冀东平原人们过除夕时,除夕早上男人扫院子、贴春联,女人打扫屋子,吃完年夜饭,全家一起守岁、包团圆饺子,接着是晚辈给长辈拜年。】指名回答。 
二、精读感悟,重点突破 
1.理解文意,感情朗读第一节(课件出示12) 
读书时我们要做到眼到、心到、口到,要边读边想每句话表达的意思,这样才能读好。自己练练,边读边想,看谁能把第一小节的意思读出来? 
预设一: 
我的故乡在冀东平原。 
指导:“冀”指河北。本文介绍的是冀东人们是如何过除夕的。 
预设二: 
各地城乡的风俗民情吸纳融合在一起,使春节更具情趣。 
指导:“风俗民情”是什么意思?(指民间流行的习俗)谁能用上这个词说句话?(集体交流,预设:到一个地方你要首先了解当地的风俗民情。) 
预设三: 
这儿的春节过得很有情趣。 
指导:这句话其实起到什么作用?(过渡,引起下文的作用) 
2.角色体验,指导读好二至四节(课件出示13) 
①引导:二至四小节是写白天,人们都有哪些活动。都有哪些活动呢? 
预设一: 
男人们扫院子、贴春联,女人们收拾屋子。(课件出示14--15:贴春联等活动图片)(板书:贴春联) 
指导:接下来重点写的是男人还是女人?为什么? 
预设:(接下来重点写的是女人,写女人的着装打扮,头上戴红绢头饰。) 
(因为女人最爱美,爱热闹。这也符合过年的味道。) 
教师引导:什么是“有模有样”?(很干净整齐、漂亮大方的意思。) 
预设二:人们赶集办年货……锱铢必较。(课件出示16:赶集买年货的图片)(板书:办年货) 
教师引导:为什么即使不富裕的家庭也不“锱铢必较”?什么是“锱铢必较”? 
 预设(“锱铢必较”就是形容很小气,很少的钱也一点要计较。因为是过年了,人们图个轻松、快乐、吉利,所以不计较得失。) 
预设三:总之,全家老小忙碌一年,到了年根,想的做的事情就是轻松、快乐、红火、花钱买个高兴图个吉利。 
指导:这些就是人们过年的想法,也是人们的传统观念,所以花钱大方,不锱铢必较。 
这一部分字里行间透露着什么样的感情?请读出这种感情 。 
指导生读出轻松、快乐、红火的感觉。 
3.想象心情,指导读好第5至6小节 
大家都来练习读一读第5至6小节,下面写到了夜晚,除夕夜,人们又做了些什么? 
预设一:(课件出示17-18:一家人吃年夜饭的图片)(板书:吃年夜饭) 
“年夜饭比平日要“隆重”得多,照习俗得有七碟八碗,鸡鸭鱼肉一样不能少,有趣是鱼和鸡这两样,因为取其谐音—年年有余(鱼)、吉(鸡)祥如意,只是绝对不能马虎的。” 
指导:这是人们在做什么?(做年夜饭)又有什么讲究?(图个丰盛和吉利)。 
你还能说出像“年有余(鱼)、吉(鸡)祥如意”这样带谐音的吉祥话吗? 
( 早(枣)生贵(桂)子、 平(瓶)平安(鹌)安、 岁(碎)岁平安 ) 
预设二:(课件出示19-20:包饺子、拜年图片)(板书:包饺子、拜年) 
吃完年夜饭,全家一起守岁、包团圆饺子,接着是晚辈给长辈拜年。 
指导:注意第六小节中破折号和括号的用法:同样是讨个吉利——平安久(酒)远。(板书:吉利、平安) 
这里的破折号表示解释说明,括号是表示谐音的意思。 
我们应该怎样读这部分?(读出热闹、喜庆和和谐。) 
4.想象心情,指导读好第7小节 
预设:这一天算是对过去一年辛劳的补偿和对未来的憧憬吧。 
指导:“憧憬”可以换成什么词语?(向往)这句话依托了人们怎样的情感?(对未来的无限向往。)带着这种感情读好第7小节。(板书:憧憬未来) 
三、总结——积累拓展,读写训练 
1.(课件出示21)你能不能仿照2至6小节的写法,练习写一写你家乡是如何过春节的?学生练写,集体交流、评议。 
2.师小结:今天,我们了解了冀东平原人们的除夕是怎么过的,弄清了人们过年的习俗和寄托的情感。 
板书设计             
                           故乡的除夕   	 
             贴春联    办年货       	 
             吃年夜饭  包饺子  拜年 
课后反思: 
 |   |   
 
   
     
         
          | 标题: | 
          《故乡的除夕》教案1 | 
         
         
          | 文件大小: | 
          22K | 
         
         
          | 文件格式: | 
          zip | 
         
 
          | 作者: | 
            | 
         
         
          | 下载地址: | 
           点击本地免费下载
  下载说明 阅读说明
 下载工具 | 
         
            
          | 下载说明: | 
           
* 本站所有的资料都是免费的 
* 使用本资料有困难请阅读说明或给管理员留言。
  
 | 
         
       
     | 
    暂无图片  | 
   
  
 
 
 
 
 |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