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下载 | 课件下载 | 教案教学 | 教学素材 | 作文中心 |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频道 | 教师频道 | 课外读物 | 会员区 | 手机版


  您的位置教案下载 >>初中文言文 >>
《子罕弗受玉》原文和译文
作者:   上传者:admin  日期:08-05-31


原文:

宋人或①得玉,献诸②子罕。子罕弗受。献玉者曰:“以③示玉人④,玉人以为宝也,故敢⑤献之。”子罕曰:“我以不贪为宝⑥,尔⑦以玉为宝;若以与我⑧,皆丧宝⑨也,不若人⑩有其宝。” 
【题解】 
本文选自《左传》。子罕,宋国国相。 
【注释】 
①或:有人。②诸:“之于”的合音。“献诸子罕”即“献之于子罕”,意为向子罕献上玉。③以:即“以之”,把它……。④玉人:雕琢玉器的工匠。⑤敢:表敬词。⑥宝:指珍贵的东西。⑦尔:你。⑧若以与我:如果把它给我。⑨皆丧宝也:意为两个人都失去珍贵的东西。指献玉者失去玉,子罕因受贿而失去廉洁的品质。⑩人:各人。指献玉者和子罕两人。 
【译文】 
宋国有个人得到了一块玉石,把它献给子罕。子罕不肯接受。献玉石的人说:“(我)把它给雕琢玉器的工匠看过了,玉匠认为是一块宝玉,所以敢把它献给你。”子罕说:“我把不贪财作为珍宝,你把玉石作为珍宝;如果把玉石给我,那么两人都失去了珍贵的东西,不如我们各人都固守自己的珍贵的东西。” 
【文言知识】 
1.者。“者”在古文中有两个基本用法。一是作代词用,可代人、代物、代事。如上文“献五者”,即献玉的人。二是作助词用,表停顿或语气。如“天者,气也”,意为天空是一股气。 
2.曰。“曰”相当于“说”、“道”。上文“子罕曰”、“献玉者曰”,即是子罕说、献玉的人道。与“曰”同义的还有“云”。 
【文化常识】 
古人把五看得跟金子一样珍贵,所以对富贵人家常用“金玉满堂”来形容。成语有“金玉良言”,意为像金玉一样有价值的话。古代帝王的印章是用玉雕刻的,称王玺印。有地位的人常把玉器挂在腰带上,一则显示其有身份,二则走起路来玉器互相撞击,发出叮咚悦耳的声音。至于玉作为首饰更是普遍的现象。 
【启发与借鉴】 
人各有其宝。宋国那个献玉的人认为人世间最珍贵的是玉,所以把美玉献给子罕,而子罕认为人世间最珍贵的是廉洁。这叫“人各有其宝”,或叫人各有其志。这是不同的人生观的反映。我们要赞扬子罕不贪的品质。做官的要是都有子罕这样“不贪”的品德,那社会就清明得多了。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交互区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栏目推荐
在线新华字典  在线成语词典
古诗词大全    中国四大名著
文言文翻译   入团志愿书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阅读练习  高中阅读练习
 相关资料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课内外古诗词原文译文
《梁甫行》原文及翻译
《项脊轩志》原文译文(完整版)
《卖油翁》电子课文(含注释、译文)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古诗文原文及翻译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古诗文原文及翻译
《木兰辞》原文及翻译
李清照《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原文及译文
《富贵不能淫》原文及翻译
《月夜忆舍弟》拼音版
《卖油翁》朗读节奏划分
部编版八年级上全册古诗文翻译汇编
《诫子书》分段翻译
《礼记》二则《 虽有嘉肴》《大道之行也》课文原文及翻译
《马说》节奏朗读划分及文白对译
《石壕吏》原文及翻译
《北冥有鱼》原文及翻译(二)
《小石潭记》原文译文及注释
《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原文译文及注释
《北冥有鱼》原文译文
《北冥有鱼》朗读停顿划分
《卜算子·咏梅》原文译文
《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原文译文
《王戎不取道旁李》原文译文及启示
《魏武将见匈奴使》原文及译文
《叔向贺贫》原文及译文
《浑沌之死》原文及译文
《呆若木鸡》原文及译文
《十五从军征》拼音版(含译文)
《蒹葭》拼音版(含译文)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