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诸  | 
 1、 用于句中,“之于”的合音,其中“之”为代词,“于”是介词。  | 
 ① 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愚公移山》) 
② 穆公访诸蹇叔。(《崤之战》)  | 
| 
 2、用于句尾,“之乎”的合音。“之”为代词,“乎”是句末表疑问的语气词。  | 
 ① 王尝语庄子以好乐,有诸?(《庄暴见孟子》) 
② 闻强氏授甲攻子,子闻诸?(《左传》)  | 
| 
 盍  | 
 “何不”的合音,其中“何”是疑问代词,“不”为否定副词。  | 
 盍各言尔志?(《论语•公冶长》)  | 
| 
 焉  | 
 1、 相当于“于之”“于此”“于彼”。“在其中”“从这里”“在这件事上”  | 
 ①积土成山,风雨兴焉。(《劝学》) 
②青麻头伏焉。(《促织》)  | 
| 
 2、相当于“于何”,译作“在哪里”“从哪里”  | 
 ① 且焉置土石?(《愚公移山》)② 焉有仁人在位,罔民而可为也?(《齐桓晋文之事》)  | 
| 
 旃  | 
 “之焉”的合音,其中“之”是代词,“焉”是语气词。  | 
 ①     舍旃舍旃,苟亦无然。(《诗经》) 
②     无其殃之也,其将聚而歼旃。(《左传》)  | 
| 
 叵  | 
 “不可”的合音,可直接译为“不可”  | 
 ① 居心叵测(成语) 
② 马岱曰:“曹操心怀叵测……”(《三国演义》  | 
| 
 耳  | 
 “而已”的合音词,可译作“罢了”  | 
 ① 荆州之民附曹者,逼于兵势耳。(《赤壁之战》)② 从此道至吾军,不过三十里耳。(《鸿门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