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妙的对联》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了解对联的有关知识,体会对联所承载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鉴赏对联和撰写简单对联的能力。 
情感目标  激发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探究兴趣。 
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掌握对联的有关知识。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鉴赏对联和撰写简单对联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试试吧 
1、1932年清华大学招生考试的一道题目:当时著名史学家陈寅恪出国文试题,其中一题是对对子,上联是“孙行者”,要求对出下联。结果答案五花八门。下列几种都是当时的答案,你认为哪个比较好?如果你是改卷的老师,你给哪个答案打满分? 
上联——孙行者   
下联——韩退之 祖冲之 王引之 胡适之 
中国港台武侠小说作家梁羽生认为“祖冲之”最佳,乃天造地设。周祖谟对的“胡适之”得了该题的满分。 
对联是我国古代的一种常见文学形式,虽然它字数不多,但却意蕴悠长。对联虽小,却凝聚着我们民族的智慧,蕴含着我们民族的文化精髓。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近对联,一起感受一番对联的独特魅力! 
二、说说吧 
1、对联,雅称“楹联”,俗称对子。 
对联是一种独特的文学艺术形式,它始于五代,盛于明清,迄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 
早在秦汉以前,我国民间过年就有悬挂桃符的习俗。所谓桃符,即把传说中的降鬼大神“神荼”和“郁垒”的名字,分别书写在两块桃木板上,悬挂于左右门,以驱鬼压邪。这种习俗持续了一千多年,到了五代,人们才开始把联语题于桃木板上。据《宋史·蜀世家》记载,五代后蜀主孟昶“每岁除,命学士为词,题桃符,置寝门左右。末年(公元九六四年),学士幸寅逊撰词,昶以其非工,自命笔题云:‘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这是我国最早出现的一副春联。宋代以后,民间新年悬挂春联已经相当普遍,王安石诗中“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之句,就是当时盛况的真实写照。由于春联的出现和桃符有密切的关系,所以古人又称春联为“桃符”。 
原来对联在五代就已经出现,“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就是我国最早出现的一副对联。对联出现以后,古人渐渐把学习对联作为学习语文一个重要的内容,而许多文人墨客、才子佳人也喜欢对对子来展示自己的才华 
2、对联有什么特点? 
多媒体展示对联,学生总结对联的特点。 
上联:春风春雨春色 
下联:新年新岁新景 
上联:恒心搭起通天路, 
下联:勇气冲开智慧门 
上联:骑青牛,过函谷,老子姓李 
下联:斩白蛇,入咸阳,高祖是刘 
上联:南通州,北通州,南北通州通南北; 
下联:东当铺,西当铺,东西当铺当东西。 
学生归纳,教师总结:对联“六相”:字数相等;词性相同;平仄相反;内容相关;结构相称;节奏相应。 
三、贴贴吧   
对联有上联和下联之分,贴对联时就要分清上下。先说说门的上下,古文都是竖排版,自右而左。这样一来,我们面向门站立时,右手边自然就是上,左手边的是下。再就是给对联分上下,对联是讲究平仄押韵的,遵循着仄起平入规则。结尾仄声(三声、四声)的是上联,结尾平声(一声、二声)的是下联,横批的书写是自右而左。(右上左下,仄起平收。) 
   多媒体展示对联粘贴实例,学生根据所学知识,指出对联粘贴的正误。 
四、赏赏吧 
1、 天作棋盘星作子,谁人敢下?地当琵琶路当弦,哪个能弹? 
【赏析】比喻联。以天为盘星为子,地为琵琶路为弦,气象宏大,豪迈之情溢于言表。 
2、莲子心中苦,梨儿腹内酸。 
【赏析】谐音联。“莲子”即“怜子”,“梨儿”即“离儿”,表达了离别时的父母心中忧伤之情。 
3、人曾是僧,人弗能成佛;女卑为婢,女又可称奴。 
【赏析】拆字拼字联,“僧”是“人曾”相拼,“佛”是“人弗”相连而成,而其中又暗藏不恭。“婢”“奴”意含讥讽,对仗十分工稳。 
4、中华民国万岁,袁世凯千古。 
【赏析】妄图称帝的袁世凯对不起中华民国,是中华民国的罪人。 
5、客上天然居,居然天上客。 
僧游云隐寺,寺隐云游僧。雾锁山头山锁雾,天连水尾水连天。  
【赏析】回文联。顺读倒读,一气呵成。 
6、上联:二三四五,下联六七八九。横批:南北 
【赏析】隐字联。该对联隐藏着“缺衣(一)少食(十),没有东西”的意思。 
五、做做吧 
1、读一读,诵读对仗歌谣(节选) 
今对古,汉对唐。五帝对三皇。三国分吴魏,六朝有宋梁。 
虞夏商周为四代,禹汤文武是三王。 
松对柏,柳对花。紫萼对红葩。葡萄对橄榄,石林对山茶。 
翠麦摇风千顷浪,红桃映日万川霞。 
南对北,上对中。后阁对前宫。南山对北海,北斗对东风。 
星光灿灿皆朝北,水势滔滔尽向东。 
2、联一联,连线找出下联  
世事洞明皆学问        白铁无辜铸佞臣 
    青山有幸埋忠骨        两行清泪为思亲 
一寸丹心图报国        立志读尽人间书 
发愤识遍天下字        人情练达即文章 
3、填一填 
1)上联:译著尚未成功,惊闻殒星,中国何人领呐喊? 
下联:先生已经作古,痛忆旧雨,文坛从此感      。 
——悼念鲁迅挽联       答案:彷徨 
2) 删改下面对联的下联,使之与上联对仗工整。 
上联:世事如棋,让一着不会亏我。 
下联:心田好似大海,能够纳百川亦可容忍他人 
删改后的下联: 答案:心田似海,纳百川亦可容人  
4、写一写 
请大家为自己家乡的某处景点写一副旅游宣传对联。 
示例::天一巷望云亭: 
歇脚片时,坐约闲云同过巷; 
惊心一刻,行看绝壁忽开天。 
天一巷官帽亭: 
来来来,欲戴官帽宜久坐; 
去去去,需达顶峰应先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