梳理探究《奇妙的对联》导学案2
  | 
 | 
作者:杨元元  上传者:admin  日期:12-10-18  | 
 
 
 会员:杨元元 友情提供 
 
梳理探究《奇妙的对联》导学案 
新密二高    尹应贞 
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了解有关对联的知识 
②能够区分上下联、正确贴对联,并懂得如何撰写对联 
③明确对联在高考试卷中的呈现方式,并掌握答题技巧 
2.方法与过程:参与活动,激发兴趣;合作探究,展示交流;随堂实战,训练能力;奇联共赏,领略魅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领略对联艺术和文化的魅力 
学习重、难点 
①懂得如何撰写对联 
②掌握高考对联试题答题技巧 
学时安排 
1课时 
自学指导 
文须字字作,亦要字字读。咀嚼有余味,百过良自知。 ——金•元好问 
自学,就是一种独立学习,独立思考的能力。行路,还是要靠行路人自己。  
——华罗庚 
★★预习必知 
1.对联常识 
①对联,又叫﹍﹍﹍﹍、﹍﹍﹍﹍、﹍﹍﹍﹍等。对联是独立于诗词曲赋等之外的一种传统文学样式。对联由﹍﹍﹍﹍和﹍﹍﹍﹍的形式演变而成,形成于﹍﹍﹍﹍,盛行于﹍﹍﹍﹍,可谓源远流长。 
②对联由上联和下联组合而成,字数多少无定规,但要求对仗工整,平仄协调。对仗也叫对偶,要求是﹍﹍﹍﹍﹍﹍﹍﹍,﹍﹍﹍﹍﹍﹍﹍﹍,﹍﹍﹍﹍﹍﹍﹍﹍。 
③对联讲究平仄,上联最后一个字必须是﹍﹍﹍﹍声,下联最后一个字必须是﹍﹍﹍﹍声,称为“仄起平收”。 
④对联书写时,要注意上下联都是﹍﹍﹍﹍﹍﹍﹍﹍。张贴时,上联在﹍﹍,下联在﹍﹍,左右以﹍﹍﹍﹍﹍﹍﹍﹍为分别。 
2.题型设置 
高考对对联的考查,一般有两种题型:一是给出上联或下联,让你补写出另外一联;二是根据语境或例子拟对联。如: 
请为图书馆的对联补拟下联。(2004’浙江卷24) 
    上联:学问藏今古           下联:           
此题属于补写对联,要根据对联的特点去仿写。解答这类试题要注意:在形式上,上下联要字数相等、词性相对、结构相同,形成对仗;在内容上,上下联要相互关联,或正对,或反对,或串对。对于平仄,高考一般不作要求。 
3.考纲要求 
2004年高考全国卷、福建卷、浙江卷等,在“选用、仿用、变换句式”这一考点的考查上有了新突破,即采用了对联(主要是春联)的形式——当然,实际上还是句式的仿用。 
 |   |   
 
   
     
         
          | 标题: | 
          梳理探究《奇妙的对联》导学案2 | 
         
         
          | 文件大小: | 
          13K | 
         
         
          | 文件格式: | 
          rar | 
         
 
          | 作者: | 
          杨元元 | 
         
         
          | 下载地址: | 
           点击本地免费下载
  下载说明 阅读说明
 下载工具 | 
         
            
          | 下载说明: | 
           
* 本站所有的资料都是免费的 
* 使用本资料有困难请阅读说明或给管理员留言。
  
 | 
         
       
     | 
    暂无图片  | 
   
  
 
 
 
 
 |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