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名著阅读及语言运用(14分) 
23.名著阅读(4分) 
有这样一只不知危险、无所畏惧的灰颜色的虫,朝着那只螳螂迎面跳了过去。后者,也就是那只螳螂,立刻表现出异常愤怒的态度。接着,反应十分迅速地做出了一种让人感到特别诧异的姿势,使得那只本来什么也不怕的小螳虫,此时此刻也充满了恐惧感。 
以上文字节选自     法国     (国籍)   法布尔  (人名)的《  昆虫记    》,该书被誉为“昆虫的史诗 ”。 
24.西昌市很多单位和小区都配有废旧衣物回收箱,经调查情况如下图: 
  
请认真读图,用简洁的文字概括该图的主要信息(不得出现数字)。(4分) 
   示例:西昌废旧衣物的处理观念有待改变,居民仍以当垃圾扔为主。                                  5.综合·探究(6分) 
材料一:《中国诗词大会》是一档大型文化益智节目。该节目以“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为基本宗旨,通过对诗词知识的比拼和欣赏,带动全员重温学过的古诗词,从古文化中汲取营养,涵养心灵。 
材料二:在《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总决赛中,上海复旦附中16岁女生武亦妹最后胜出。对于古诗文她是发自内心喜欢,中央民大副教授蒙受评价武亦姝:“诗歌的真善美是渗透到她心里去的,她站在那里气定神闲的样子,这就是所谓的‘腹有诗书气自华’。” 
材料三 
教育部部长陈宝生:《中国诗词大会》节目的热播,激起了民众学习优秀传统文化的热情,为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探索了道路、积累了经验。 
上海市语文特级教师王白云:在诗词大会上,比的并不是对诗词美的感受和品味,而是九宫格、干扰项,在语文老师眼里,简直就是一场标准化考试。 
网友Q爱谁谁:作为一个中学生,我不赞成以这种方式来接触理解古诗词。 
(1)读完以上材料,你得出了什么结论?(3分) 
 《中国诗词大会》节目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2)《中国诗词大会》在传承中国文化方面不失为一档好的节目,但仍有网友不赞成以这种方式来接触理解古诗词,如果让你来设计,你会有什么好的建议和方法?为什么?(3分) 
示例: 我会加入诗词的理解运用环节,这样既有朗读、背诵,又有理解运用。运用中可以使古诗词的精华得到彰显和升华;继承中发扬,才是我们学习古代文化的正确方法和思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