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诗三首》教案6
  | 
 | 
作者:lyh8582  上传者:admin  日期:14-04-05  | 
 
 
 《秋兴八首》(其一) 
教学目标: 
知识点:通过意象把握作者的情感 
基本技能:学会如何赏析一首诗 
重难点:诗歌意象中所蕴含的情感 
一、导入: 
怎样读懂一首诗?首先必须要知人论世。所谓的知人论世就是知道作者的生平,了解作品生成的时代背景。其次,必须要了解诗歌的特殊性。诗歌是用最简练的语言来表达内心深处的情感的。王国维先生说一切景语皆情语。所以我们还得知道作者在诗中写到了哪些景物,也就是意象。这些意象蕴含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我们欣赏了“诗仙”李白的《蜀道难》,再看看“诗圣”杜甫和他的诗歌。 
二、新课: 
1.知人论世(《创新设计》25页) 
     杜甫是中国文学史上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仕途的失意沉沦和个人的饥寒交迫使他比较客观地认识到了统治者的腐败和人民的苦难,他逐渐成了一个忧国忧民的诗人。他的创作从不同的侧面真实而集中地反映了安史之乱前后唐代由盛转衰的历史变迁和社会面貌,因而被誉为“诗史”。他是我国古典诗歌的集大成者,诸体兼擅,无体不工,五古、七律成就尤高,被世人尊为“诗圣”。  
持续八年的安史之乱刚结束,而吐蕃、回纥趁虚而入,藩镇拥兵割据,战乱时起。唐宝应元年(762年),成都发生叛乱,杜甫流亡。正欲乘舟东下,好友严武重来镇守四川,杜甫打消了出蜀的念头,被严武荐为节度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不久,严武病逝,杜甫失去依靠,便携家小乘舟东下,滞留夔州,一住近两年。《秋兴八首》就是大历元年(766年)秋日,杜甫旅居夔州时所作的。课文所选择的是其中第一首。 
2.鉴赏诗歌 
     鉴赏诗歌:第一步,读懂题目;第二步,读懂诗句的意思;第三步,找出诗中的意象;然后结合时代背景和作者的生平,说说这首诗歌有什么样的内涵,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 
课堂活动过程: 
范读。讲解 
1.该怎么理解“秋兴”这个标题? 
明确:清•贺裳说“以‘秋兴’命篇,乃因秋起兴,非咏秋也。”“兴”是起兴,“秋兴”即借助秋天的景色来抒情。 
2.探究诗歌内容 
(1)学生活动:反复诵读,借助注释疏通诗句,然后鉴赏自己喜欢的句子。 
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 
“悲落叶于劲秋”,秋天草木的凋谢是最容易引起诗人感发的。“玉露凋伤枫树林”这一句,在凄凉之中还有一种艳丽的感觉。因为“玉露”有白色的暗示,白是一种冷色;“枫树林”有红色的暗示,红是一种暖色, 在悲哀中藏有热烈。这两种颜色的强烈对比,就更增强了“凋伤”这个词给人的感觉。 
这是从夔州东望之所见,点出了他现在是身在夔州。“巫山”,长江两岸的高山;“巫峡”,深谷之间长江的流水。这虽然只是两个地名,但其中有一种包罗一切的“张力”:从高处到低处,从天到地,从山到水,眼前所有的一切都已经被萧森的秋意笼罩无余了。先给你一个整体的广角镜头,定下了一个整体 |   |   
 
   
     
         
          | 标题: | 
          《杜甫诗三首》教案6 | 
         
         
          | 文件大小: | 
          17K | 
         
         
          | 文件格式: | 
          rar | 
         
 
          | 作者: | 
          lyh8582 | 
         
         
          | 下载地址: | 
           点击本地免费下载
  下载说明 阅读说明
 下载工具 | 
         
            
          | 下载说明: | 
           
* 本站所有的资料都是免费的 
* 使用本资料有困难请阅读说明或给管理员留言。
  
 | 
         
       
     | 
    暂无图片  | 
   
  
 
 
 
 
 |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