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蛙写诗》教学设计3
  | 
 | 
作者:   上传者:tomacc  日期:21-10-28  | 
 
 
  教学目标: 
  1、认识“写、诗”等11个生字和他,会写“下、个”等4个字。 
  2、正确朗读课文感受诗歌的生动有趣。 
  3、借助具体事物认识逗号和句号。 
  教学重点:正确朗读课文,借助具体事物认识逗号和句号。 
  教学难点:正确朗读课文,借助具体事物认识逗号和句号。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词卡 
  课时安排: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一、激趣导入,复习旧知 
  1、复习前一课的生字,课件出示。 
  2、写生字“雨”、“们”,指名写在黑板田字格中。问写字时要注意哪几点?(写正确、笔画顺序正确、在田字格中所占的位置、没有擦痕)评价。 
  二、品读课文,随文识字,感悟重点。 
  (一)初读课文,理清文络。 
  1、看到这个课题,大家会想到什么? 
  2、师范读课文。 
  (二)理解课文,随文识字。 
  1、小组合作,自学要求: 
  阅读小提示: 
  (1)读课文时要读准音,看准字,遇到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2)边读边用笔标出每一小节。 
  (3)青蛙要做诗了都有谁来帮忙? 
  2、(课件出示)我们的黑板变成了一个美丽的荷花池,荷花池里都有什么啊?(荷叶、荷花、小蝌蚪、水泡泡、一串小水珠) 
  3、这时候,从池塘里跳出一只大青蛙。忽然,天空下起了小雨……(大屏幕显示课文第一自然段)读第一节,小青蛙的心情怎样? 
  4、学习2-4节。在青蛙写诗的时候,都有谁帮助了他?自由读,把帮助它的朋友圈出来。 
  (1)(板书:小蝌蚪、水泡泡、一串水珠贴图)认识一下“蝌蚪、水珠、水泡”(词卡)领读,指生读。 
  (2)看图片,能说说蝌蚪的样子吗?(识字与认识事物发展语言相结合) 
  (3)学“逗号”“给” 
   ①我们先来看看小蝌蚪是怎么帮助小青蛙的呢?(屏幕)指读,齐读,师生合作边做动作边读。 
   ②师拿字卡“逗号”让学生读。 
   ③这里的“给”字表示“为、替”,下面我们来学“给”(板书)(字卡),请你来自己讲一讲,书写、组词。 
  (4)师板书逗号,问小蝌蚪像逗号吗? 
  5、你们想看看水泡泡吗?图示 
   ①(板书“泡”字)(字卡、组词)自己讲讲,你能用猜谜语的方法记住它吗?(水上一个包就念泡) 
   ②师板书句号,问水泡泡像什么? 
  6、小水珠是怎么帮助小青蛙的呢?(字卡) 
  (1)为什么不说一个水珠?可见,串是只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事物连接起来的。 
  (2)师拿字卡,生读。屏幕演示古今变化。 
  (3)有什么东西是成串的? 
  (4)(板书省略号)这些都叫标点符号,你还知道哪些标点? 
  (三)学习第5小节,美读诗文,启迪灵性 
  1、有这么多好朋友帮助小青蛙,它终于把——诗——写完成(出示诗文——)了,快出生读一读,你发现了什么? 
  2、再读,感受逗号和句号语气长短的不同。 
  3、青蛙作的诗多有意思,只有一个字——呱。这个字是拟声词、形声字。再读,读出不同的语气 
  4、“呱呱,呱呱”是小青蛙的语言,你能不能做个小翻译,给大家解释一下青蛙的诗写的是什么意思?(发挥想象,启迪孩子的灵性) 
  三、品读课文,升华主题 
   分角色朗读课文,感受诗歌的生动有趣。 
  四、作业 
  1、课后读给爸爸妈妈听。 
  2、小猫、小狗怎样作诗? 
  板书: 
       小蝌蚪——小逗号 
  青蛙写诗 水泡泡——小句号 
       水 珠——省略号 
 
  课后反思:本文是一首轻快、活泼的儿童诗,作家用丰富而又合理的想象,把池塘里的美丽景物“蝌蚪、水泡泡、水珠“拟人化,”并把它们生动准确地想象成逗号、句号和省略号,从而组合成了一首生动有趣的小诗。借这样生动、具体的事物来认识标点,富有情趣,适合儿童学习。 
  第二课时教学目标是正确朗读课文感受诗歌的生动有趣。借助具体事物认识逗号和句号。注重节学生互动自然。课堂上尊重了每一个学生,尽力体现老师的爱,以情感人,使每一个学生都有说的机会。 
  指导学生运用多种方法朗读,创设多情境体验、想象、感悟,并随文识字,使学生学得生动活泼,读得有感情。通过课件将学生带进文中情境,很容易认识几种标点符号,达到教学目标。 
 |   |   
 
 
 
 
 
 |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