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必修一语文教案合集(68页)
  | 
 | 
作者:yxw6309  上传者:yxw6309  日期:21-08-26  | 
 
 
 人教版语文必修一教案 
1、沁园春·长沙·教案 
   【背景资料】 
    一、写作背景 
这首词作于1925年,当时革命运动的正蓬勃发展。五卅运动和省港大罢工相继爆发,湖南、广东等地农民运动日益高涨。毛泽东直接领导了湖南的农民运动。同时,国共两党的统一战线已经确立,国民革命政府已在广州正式成立。这年深秋,毛泽东去广州主持农民运动讲习所,在长沙停留,重游橘子洲,写下这首词。据《湖南全省第一次工农代表大会日刊》载:“毛先生泽东……去岁回湘养疴,曾于湘潭衡山一带,从事农民运动……后为赵恒惕所知,谋置先生于死地。先生闻讯,间道人粤。” 
    二、补充注释 
《沁园春》:词牌名。沁园:东汉明帝女沁水公主的园林,后为外戚窦宪所夺(见《后汉书》)。《沁园春》词牌,相传由此得名。据《词谱》载,《沁园春》双调,114字。上片13句,四平韵;下片12句,五平韵。 
   【示范教案】 
沁园春·长沙 
毛泽东 
    【教学目标】 
    一、知识教育目标 
    1.了解《沁园春  长沙》的写作背景。 
    2.了解词的发展简史。 
    3.抓住关键词语,体会词中描绘的意象,理解景中寓情、情中显志的特点。 
    二、能力培养目标 
    1.训练学生诵读能力。 
    2.着重训练学生抓准词中意象的能力。 
    三、德育渗透目标 
    1.培养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真情的热爱。 
    2.感受革命前辈的博大情怀和革命壮志,珍惜今天的一切,激发学生奋发向上的热情。 
   【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1.以乐景写哀,景中寓情,情中显志。从词中可以感受到词人的心情是惆怅的,写的又是寒秋景物,却毫无过去一般旧诗词里的那种肃杀、感伤的“悲秋”情调,词人笔下的秋景是活泼、美好的。原因在于越写山河的壮丽,就越使人感到人民不能主宰大地的可悲,越感到革命的必要。词人正是在这不一致中突出了强烈的革命精神。当然,这里面也含有热爱祖国壮丽河山的感情。 
    2.对比手法的运用。 
    词中含有多种对比,使描绘的形象鲜明,如“万山红遍”与“漫江碧透”主要是颜色的对比;“鹰击长空”与“鱼翔浅底”、“指点江山”与“激扬文字”主要是动作的对比;“同学少年”与“万户侯”是明比;“万类霜天竞自由”与人民的被压迫(未在词中点明)是暗含的对比。 
    3.极富表现力的语言。 
    本词用语精当、形象、极富表现力,如“万”字写出了山之多,“遍”字写出了红之广,“漫”字、“争”字、“击”字、“翔”字等都极为准确精当。 
    【解决办法】 
    1.指导学生有感情地反复诵读。 
    2.补充古诗文(小说、戏剧)中学生能懂的例子作佐证。 
    3.精讲必要的历史知识。     
    【学生活动设计】 
    1.课外提前准备:注音,细读注解,反复读,完成预习作业。 
    2.课堂随教师诵读——美读——成诵。 
    3.观看多媒体。 
    4.自由讨论。 |   |   
 
   
     
         
          | 标题: | 
          人教版必修一语文教案合集(68页) | 
         
         
          | 文件大小: | 
          143K | 
         
         
          | 文件格式: | 
          zip | 
         
 
          | 作者: | 
          yxw6309 | 
         
         
          | 下载地址: | 
           点击本地免费下载
  下载说明 阅读说明
 下载工具 | 
         
            
          | 下载说明: | 
           
* 本站所有的资料都是免费的 
* 使用本资料有困难请阅读说明或给管理员留言。
  
 | 
         
       
     | 
    暂无图片  | 
   
  
 
 
 
 
 |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