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芣苢》教学设计5
  | 
 | 
作者:   上传者:tomacc  日期:21-08-18  | 
 
 
 《芣苢》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结合注释,初步读懂诗歌的能力。 
2、把握诗歌表现手法,理解诗歌内容,学会鉴赏诗歌。 
3、培养学生准确把握作品的思想感情的能力,感受古代灿烂的文化,陶冶高尚的情操。  
教学重难点:把握诗歌表现手法,理解诗歌内容,学会鉴赏诗歌。 
教学方法:诵读  合作  交流  探究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诗三百,思无邪,我们今天以“芣苢”为开始,走进《诗经》,走进古代老百姓的生活中,与他们对话,倾听他们的心声,感受古典文学的魅力! 
二、初读,感悟音韵美。 
1、请同学们读诗,把字音读准,注意把出处读进去,反复读,看看有什么发现?(指名读,正音,正义) 
⑴采采:采而又采。芣苢(fúyǐ ):植物名,即车前草,其叶和种子都可以入药,有明显的利尿作用,并且其穗状花序结籽特别多,可能与当时的多子信仰有关。 
⑵薄言:发语词,无义。这里主要起补充音节的作用。 
⑶有:取得。 
⑷掇(duō):拾取,伸长了手去采。 
⑸捋(luō):顺着茎滑动成把地采取。 
⑹袺(jié):一手提着衣襟兜着。 
⑺襭(xié):把衣襟扎在衣带上,再把东西往衣里面塞裹。 
2、发现了什么 
明确:这首诗每句都是四个字,称为四言诗;诗中重复的语句较多,出现叠词 
3、我们读的很多古体诗是五言、七言,但是诗经中的很多诗是以四言为主,且重复较多,要怎样才能读出它的节奏感呢?同桌互相读读,探讨一下,动笔划划节奏线(指名读,评价) 
明确:四言诗经大多都可以用2/2的节奏来读,因其循环重复的特点,所以读起来有独特的音韵美,(板书:音韵美)我们一起来读读吧 
4、齐读 
二、再读,整体感知诗歌艺术美 
1、画面美 
这首古老的诗经究竟给我们讲了什么呢?同桌之间借助注释讨论一下,用一句话概括诗意。(指名说) 
明确:它给我们描绘了女孩采芣苢的情景。 
2、动态美 
抓动词体会动态美,每句诗都是一副画,圈出动词:采、有、掇、捋、袺、襭,借助动词的注释再读读,想象一下诗经中女孩采芣苢是怎样的画面呢?(四人小组,每人挑一句说)我仿佛看到.....我想到...... 
明确:在六个动词的变化中,又表现了越采越多直到满载而归的过程。诗中完全没有写采芣苢的人,读起来却能够明白地感受到她们集体劳动欢快的心情——情绪就在诗歌的音乐节奏中传达出来。 
3、韵律美 
再读诗歌,发掘诗歌的韵律美,分组讨论 
明确:整个第一章,其实只说了两句话:采芣苢,采到了。第二章、第三章竟仍是第一章的重复,只改动每章第二、四句中的动词。意思就是,采呀,捋呀,用衣襟兜着,满载而归。全诗三章十二句,只有六个动词——采、有、掇、捋、袺、襭——是不断变化的,其余全是重叠,这确实是很特别的.。但这种看起来很单调的重叠,却又有它特殊的效果。在不断重叠中,产生了简单明快、往复回环的音乐感。同时,在六个动词的变化中,又表现了越采越多直到满载而归的过程。 
4、留白美 
小组探讨诗歌的留白艺术 
明确:诗中完全没有写采芣苢的人,读起来却能够明白地感受到她们欢快的心情——情绪就在的音乐节奏中传达出来。清人方玉润在《诗经原始》中说:“读者试平心静气涵咏此诗,恍听田家妇女,三三五五,于平原旷野、风和日丽中,群歌互答,余音袅袅,若远若近,忽断忽续,不知其情之何以移,而神之何以旷。”这话虽说想像的成分多了些,体会还是很准确的。 
四、吟唱诗经,感悟意蕴。(播放音频)同学们也跟着一起来唱唱?(跟旋律轻声唱)注意:保持气断声不断,声断情不断(齐唱) 
五、小结: 
想必每到春天,就有成群的妇女,在那平原旷野之上,风和日丽之中,欢欢喜喜地采着它的嫩叶,一边唱着那“采采芣苢”的歌儿,那真是令人心旷神怡的情景。 
 
六、课堂练习 
读下面这首诗,完成①—③题。 
芣  苢 
采采芣苢,薄言采之。采采芣苢,薄言有之。 
采采芣苢,薄言掇之。采采芣苢,薄言捋之。 
采采芣苢,薄言袺之。采采芣苢,薄言襭之。 
①诗经使用赋比兴手法,本诗使用的手法是          
②这首诗生动地表现了采集野菜的劳作过程。这种过程在诗中是怎样具体表现出来的? 
 
 
③前人读这首诗说:反复讽咏,“自然生其气象”。你读这首诗,眼前出现了什么样的景象? 
请概括描述。 
 
 
[备考答案] 
① 赋 
②妇女们采集野菜的劳作过程是在重章叠唱的旋律里,通过动词的变换表现出来的。“采”是总体描写,“采采”的反复叠唱,有着音乐美感,也体现着妇女们呼朋引伴,轻松欢乐的情调。“有”唱出了获取的愿望,也似乎传递着发现野菜的信息。接下来四个动词恰是一个完整的劳动过程。“掇”,一片片、一颗颗地摘取、拾取;“捋”,由少而多,进而成把地握取;“袺”,把成把握取的野菜放到手持的衣角里;“襭”,再把装满野菜的衣襟掖在腰带间。整个劳动过程描绘得自然流畅,完整有序。 
③我反复吟咏这首诗,眼前出现了这样的劳动景象:一群妇女在田野上采摘野菜,她们一边采摘,一边唱歌。她们的动作是如此熟练敏捷,她们的歌声那样悠扬欢快。她们就在唱着自己的劳动,有个唱,还有和声;她们的心里也在歌唱吧,歌唱劳动,歌唱自由。 
 |   |   
 
   
     
         
          | 标题: | 
          《芣苢》教学设计5 | 
         
         
          | 文件大小: | 
          16K | 
         
         
          | 文件格式: | 
          zip | 
         
 
          | 作者: | 
            | 
         
         
          | 下载地址: | 
           点击本地免费下载
  下载说明 阅读说明
 下载工具 | 
         
            
          | 下载说明: | 
           
* 本站所有的资料都是免费的 
* 使用本资料有困难请阅读说明或给管理员留言。
  
 | 
         
       
     | 
    暂无图片  | 
   
  
 
 
 
 
 |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