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之道》导学案5
  | 
 | 
作者:   上传者:tomacc  日期:21-08-05  | 
 
 
 大学之道导学案 
【学习目标】 
1、落实文言基础知识,疏通文意。 
2、了解《大学》的有关知识,理解“三纲”“八目”的具体所指及其内部关联。 
3、把握本文在治学目标和人生目标上的启示意义。 
【教学过程】 
一、导入:展示各大校园风光图和校训 
华东理工大学——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华中科技大学——明德厚学  求实创新 
厦门大学——自强不息  止于至善 
香港大学——明德格物 
中国政法大学——明德任责 
2.这些大学的校训,有什么共同点? 
                                                                                                            
明确:源自或部分源自《大学》。 
3.除了这些著名的大学,咱们新宁一中有没有传承“大学”文化之所在呢? 
                                                                                                          
明确:“厚德、自强、励志、笃行”的校训也打上了《大学》的烙印。 
二.文化常识 
1、了解文化背景。 
《大学》原是《礼记》里的一篇。一般认为是曾子所作,也有人认为是秦汉时的儒家作品,在宋代以前,《大学》在儒家思想学术中的地位并不是很突出,由于它论述了儒家为学治世的基本原理、原则、方针、步骤和方法等,所以中唐以后,逐渐受到儒家学者的重视。唐代韩愈、李翱始把它看做与《孟子》《易经》同样重要的“经书”。到北宋得到程颢、程颐竭力尊崇,南宋朱熹又作《大学章句》,《大学》成为了儒家经典中重要的篇章。 朱熹把《大学》重新编排整理,分为“经”一章,“传”十章。朱熹认为,“经一章盖孔子之言 而曾子述之;其传十章,则曾子之意而门人记之也。”通过注释阐发己意,并将它与《中庸》《论语》《孟子》合编成一书,这就是《四书集注》。 
《四书集注》刊成于宋光宗绍熙元年,当时没有被封建统治者重视。元仁宗延祐年间复科举,官方规定以《四书集注》取士,从此《四书集注》奠定了它在封建正统思想文化中的地位。原属于《礼记》中的《大学》,也从此获得了官方的正式认可与推崇,对古代教育,甚至整个中国社会、传统文化都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   |   
 
   
     
         
          | 标题: | 
          《大学之道》导学案5 | 
         
         
          | 文件大小: | 
          18K | 
         
         
          | 文件格式: | 
          zip | 
         
 
          | 作者: | 
            | 
         
         
          | 下载地址: | 
           点击本地免费下载
  下载说明 阅读说明
 下载工具 | 
         
            
          | 下载说明: | 
           
* 本站所有的资料都是免费的 
* 使用本资料有困难请阅读说明或给管理员留言。
  
 | 
         
       
     | 
    暂无图片  | 
   
  
 
 
 
 
 |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