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积累与运用(26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C   )(2分) 
A.诮骂(qiào)  镌刻(jùn)  粲然(càn)    泰然处之(chŭ) 
B.蛰伏(zhé)   掺杂(cān)  嗤笑(chī)  岿然不动( guī) 
C.瞥见(piē)   愧怍(zuò) 悖谬(miù)    瞠目结舌( chēng) 
D.毛坯(pēi )  沉淀( dìng) 辍学(chuò)未雨绸缪(móu) 
【解析】A.镌刻(juān)  B.掺杂(chān)  D.沉淀( diàn) 
2.下列说法与原文意识不相符合的一项是(  C  )(2分) 
上辈的读书人,大凡从乡野走出去的,都有一点泥土的气味。像张中行、季美林等大师,在讲着那么深的学问的时候,还能从他们那里隐约地领略到蟋蟀的吟唱和野草的幽香。现在你就是听易中天、于丹、钱文忠讲乡野的故事,多少也能听出城里的水泥丛林和堵车的情绪。 
A.乡土气息是过去很多从乡野走出去的作家作品的特质。 
B.乡野生活对上辈的很多读书人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 
C.不是从乡野走出去的作家,就不能在他的作品中品味到乡土气息。  
D.现在很多读书人讲的乡野故事中都流露出了种种城市的气息。 
【解析】C.表述与原文不符,“像张中行、季美林等大师,在讲着那么深的学问的时候,还能从他们那里隐约地领略到蟋蟀的吟唱和野草的幽香” 
3.下列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  ) (2 分) 
A.国际马拉松比赛首次在衡阳激情开跑。在这场万众瞩目的比赛中,衡阳人以奔跑的姿势跑进春天,拥抱春天。 
B.撒贝宁主持的《开讲啦》节目鲜为人知,在此节目中,其青春活泼的主持风格深受广大青少年朋友的青睐。 
C.近期在东洲岛举行的焰火表演晚会中,璀璨夺目的焰火以及具有衡阳地方特色的民俗表演让人们拍手称快。 
耿耿于怀D.在建国70周年即将到来之际,我们深情缅怀革命前辈,虽然他们早已离开人世,但他们的恩情我们一直铭记于心,耿耿于怀。 
【解析】B.“鲜为人知”指很少人知道,与后文“广大”“青睐”语意不符;C.“拍手称快”多指正义得到伸张或事情的结局使人感到满意。D.“耿耿于怀”主要指有心事不能释怀,有时含贬义。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 (2 分) 
A. 电影《老师·好》自3月22日全国上映以来,不断引发观影热潮。到目前,《老师·好》在同日上映影片中票房、上座率均居首位。 
B.历代不少石碑为名家撰写,因此石碑上的刻文成了书法大家真迹的集中场所。 
C.相关专家呼吁尽快成立防控校园欺凌的有效机制,以便及早干预、发现和制止欺凌行为。 
D. 自共享单车在衡阳运营以来,因外观时尚、 轻便易行、收费廉价、随借随还等优点而深受人们的喜爱。 
【解析】B.主谓不搭配,“刻文”和“集中场所”不搭配;C.动宾不搭配“成立”与“有效机制”不搭配;D.缺少主语。删掉“自”功或在“因”前加上“它”来指代。 
5.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项是(  C  ) (2 分) 
A.古代对于不同的年龄有相应的不同的称呼,如:豆蔻——女子十三四岁,弱冠——男子二十岁左右,花甲——六十周岁。 
B.孟子,名轲,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地位仅次于孔子,与孔子并称“孔孟”。宣扬“仁政”,最早提出“民贵君轻”的思想。 
C.《战国策》是一部国别体史书,《邹忌讽齐王纳谏》《周亚夫军细柳》两篇课文都是出自于这部史书。 
D.郦道元《三峡》中“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转久绝。”所描写的应该是霜降至立冬节气之间的景物。 
【解析】C.《周亚夫军细柳》出自司马迁《史记》。 
  
6.名著阅读(4 分) 
(1)《平凡的世界》是一部以黄土高原为背景,全景式地表现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中国城乡社会生活的长篇小说,是 路遥  (作者)的代表作,获第三届 茅盾 文学奖。(2分) 
(2)关于这部小说,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C ) (2 分) 
【解析】此题考查《平凡的世界》名著的基础知识,作者路遥,曾获获第三届茅盾文学奖 
A.小说以陕北黄土高原双水村村民的命运为中心,深刻展示了普通人在大时代历史进程中所走过的艰难曲折的道路。 
B.1979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后, 孙少安领导生产队推广责任制,并成了公社的“冒尖户”。 
C.孙少平因不懂技术,办砖窑蒙受了巨大损失。 
D.田晓霞从师专毕业后到省报当了记者,在抗洪采访中为抢救灾民光荣献身。 
【解析】C.小说中是孙少安因不懂技术,办砖窑蒙受了巨大损失。 
7.综合性学习(4分) 
习近平主席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善于向古人借智慧,常用中国经典讲“中国经验”,以中国道理说“中国道路”。在他的文章、讲话、著作中,常常引用古代典籍中的经典名句,寓意深邃、生动传神,既具有启迪的意义,也彰显了中国的文化自信。2018年5月2号,习近平主席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其中引用了辛弃疾的词句:“乘风好去,长空万里,直下看山河。”他说:“中国梦是历史的、现实的,也是未来的;是我们这一代的,更是青年一代的。” 
(1)请同学们谈谈习近平主席引用辛弃疾词句对北京大学学生提出了怎么样的希望? (2 分) 
  希望新时代青年要乘新时代春风,在祖国的万里长空放飞青春梦想,以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使命担当,让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在奋斗中梦想成真! 
【解析】此题考查对名句的理解及和时代的结合。知道了原文的意思是:我要乘风飞上万里长空,俯视祖国的大好山河。结合讲话人是习主席,听话人是北大学生,自然就有了结论。 
      “国势之强由于人,人材之成出于学。”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我们党的教育方针,是我国各级各类学校的共同使命。 
(2)      这段话阐述了国家、 人才    教育 三者之间的关系。(2 分) 
【解析】由原句“国”——“人”——“学”,可以知道。 
8.根据要求填空(8 分) 
(1) 念天地之悠悠, 独怆然而涕下   ! (《登幽州台歌》) 
(2)范仲淹在《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词句中借写守边将土饮酒来表现他们因远离家乡和功业未立而生发的惆怅之情。 
(3) 《论语》中表达了要乐于学习,沉浸于学习,充分感受到学习乐趣的两句是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 
(4)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 (《出师表》) 
(5)白居易《钱塘湖春行》中从植物变化的角度写景的诗句是_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解析】此题考查诗文名句的理解和书写,理解难度不大,重在准确书写不出错别字。答案都是常考的热点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