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拣儿童多处行》教案4
  | 
 | 
作者:   上传者:   日期:15-02-09  |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绳子,绿线中的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联系课文内容,理解“儿童不解春何在”这句诗的意思。 
   4、通过朗读训练,感受到春天的花儿和儿童是那么生机勃勃,令人快乐。 
  教学重点: 
   理解“儿童不解春何在”的意思,理解诗句内容。 
  教学难点: 
   感受春天的花儿和儿童是那么生机勃勃,那么令人快乐。 
  教具准备: 
   光盘、挂图 
  教学时间: 三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揭示课题,简介作者 
   1、出示春景图:谈话:每年春天,我们都要去春游。谁能给大家描绘一下春游时的情景?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关于春天的文章。 
   2、板书课题:22 只拣儿童多处行 
   3、简介作者:冰心,原名谢婉莹现代著名作家,儿童文学作家,她的作品大多书写童心的纯真和母爱的深挚,情真意切。 
   4、读题质疑:题目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要“只拣儿童多处行”呢?请同学们带着问题读课文。 
  二、学生自学课文,学习生字新词 
   1、明确要求:借助汉语拼音读准生字字音,读顺句子,圈出不理解的词语。 
   2、学习生字。 
     指名读词语 
   3、学生质疑。 
     联系上下文理解:座无隙地 忸怩 烂漫 
     查字典理解:成千盈百 儿童不解春何在 使出浑身解数 
  三、再读课文,理清脉络 
   1、指名分段读文,思考:作者的游览路线是怎样的?画出表述作者行踪的词语。 
   2、交流画出的词语。 
     颐和园门 知春亭畔 湖边 玉澜堂 
   3、安作者游览路线,给课文分段,概括段意。 
    第一段(1-2):我们迎着儿童的涌流,挤进颐和园去赏春。 
    第二段(3-4):我们在知春亭畔和湖边看到许多儿童在热热闹闹地赶春。 
    第三段(5-8):我们在玉澜堂的院子里,与孩子们共赏开得正旺的海棠花。 
    第四段(9--):我的感想,告诉人们春游时,“只拣儿童多处行”,是永远不会找不到春天的。 
   4、练习有感情朗读。 
  四、课堂练习 
   1、写字指导。 
   2、学生描红,临写。 
   3、抄写词语。 
 
                 第二课时 
  一、过渡导入 
   1、提问:“儿童不解春何在,只拣游人多处行”是什么意思?“游人不解春何在,只拣儿童多处行”呢? 
   2、指名回答。 
   3、抓住“只拣儿童多处行”提问:课文中写了哪些地方儿童多? 
     根据回答板书:颐和园门知春亭畔湖边玉澜堂院里 
   4、过渡:现在我们就随着冰心奶奶一道去儿童多的地方“找春天”! 
  二、学习第一段 
   1、自由读第一段,画出表述儿童多的句子。 
   2、交流出示句子。 
    “从香山归来,路过颐和园,看见成千盈百的孩子,闹嚷嚷地从颐和园门内即出来,就像从一只魔术匣子里,飞涌出一群接着一群的小天使。” 
   3、说一说这句话应该扣住哪些关键]词语来读,在下面画上记号。 
     成千盈百闹嚷嚷挤飞涌出小天使 
   4、指名读然后齐读。 
   5、完成课后练习5第一小题:这句话用“魔术匣子”比喻什么?“小天使”比喻谁?这样写你觉得怎样? 
     学生回答。 
   6、教师引读第二自然段。 
  三、学习第二段 
   1、这一段与第二段一样,也是些许多儿童在热热闹闹地赶春。我们应该怎样来学习呢? 
   2、学生按照上述步骤自学课文。 
    (1)自由读,画出表现“儿童多”的句子。 
    (2)交流画出的句子,并说说应该扣住哪些关键词语来读。 
       出示句子: 
       我们本想在知春亭畔喝茶,哪知道知春亭畔已是座无隙地! 
      ……东一堆,西一堆,叽叽喳喳,也不知说些什么,笑些什么,个个鼻尖上闪着汗珠,小小的身躯上散发着太阳的香气息。 
      湖面无数坐满儿童的小船,在波浪上荡漾,一面一面鲜红的队旗,在东风里哗哗地响着。……在转弯的地方,总和一群一群的孩子撞个满怀,他们匆匆地说了声“对不起”,又匆匆地往前跑。 
    (3)反复朗读这些句子,读中感悟。 
    (4)学生畅谈体会。 
  三、小结 
    刚才,我们随着冰心奶奶一道去颐和园寻找春天,我们看到的是什么样的情景呢?(颐和园门口儿童多,知春亭畔儿童多,湖面儿童多,湖边儿童多)可能是儿童欢快活泼的身影把春天遮住了吧,我们暂时还没有找到春天。春天到底在哪里呢?让我们下节课到玉澜堂去看看。 
  四、布置作业 
   1、抄写词语。 
   2、有感情朗读课文。 
 
                 第三课时 
  一、过渡 
    这节课,我们继续寻找春天。 
  二、学习第三第四段。 
   1、自由读第5自然段,提问:你们找到春天了吗?春天在哪里? 
   2、指名回答:春天在玉澜堂的院落里,在玉澜堂庭院的几棵大海棠树上。 
     春天是什么样子? 
     出示句子,学生圈出关键词语,反复朗读。 
     走进玉澜堂的院落里,眼睛一亮,那几棵大海棠树,开满了密密层层的淡红的花,这繁花从树枝开到树梢,不留一点空隙,阳光下就像几座喷花的飞泉…… 
   3、完成课文后的练习5(2):这句话中用“喷花的飞泉”比喻什么?这使你觉得怎么样? 
   4、学生交流。 
   5、教师范读第6自然段。 
    学生圈出关键词语,练习有感情地朗读。 
   6、指名尝试背诵。 
   7、指名读第7自然段。分角色读。 
   8、教师范读第8自然段。 
     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9、提问:“朋友,春天在哪里呢?”你有没有新的发现? 
     指名回答:春天在儿童多的地方!春天在儿童身上! 
     教师引读课文。 
   10、齐读第四段。 
    (1)进行句式变换,理解句意。 
    (2)出示句子: 
       当你春游时,记住“只拣儿童多处行”,是永远不会找不到春天的! 
       你能把句子换个说法,不改变愿意吗?  
       学生练习,并且读句子.  
   11、完成课后练习5(3):为什么“只拣儿童多处行”,就能找到春天? 
   12、学生讨论交流。 
   13、练习背诵第7——9自然段。 
  三、布置作业 
   1、背诵课文第7——9自然段。 
   2、默写词语。 
 
  板书: 
         只拣儿童多处行 
         颐和园门 
         知春亭畔 
         湖面湖边   儿童到处总是春 
         玉澜堂 
         花儿——儿童 
 |   |   
 
 
 
 
 
 |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