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下载 | 课件下载 | 教案教学 | 教学素材 | 作文中心 |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频道 | 教师频道 | 课外读物 | 会员区 | 手机版


  您的位置教案下载 >>高中学案 >>
《远方》学案
作者:   上传者:admin  日期:14-02-06


问题导学
1.“远方”的象征意义是什么?为什么能构成这一象征意义?
2.在作者看来,人们为什么喜欢抛却现实、流浪远方?
3.如何理解作者关于理想和现实的关系的观点?
自主探究
文中说:“如果人生是无涯的嵯峨山脉,那么活着就是一连串对远方的向往与朝圣,我们到了一个远方,却又有另一个远方在呼唤。”你赞同此观点吗?
文法导析
1.引经据典,丰富了内容,深化了主旨。
文中广泛引用古今中外名人名事、名篇佳作中的故事,阐述“远方”的含义及人们对其锲而不舍的向往和追求,从而使文章内容丰富,主旨深刻。如第4段为阐明“人们总是爱制造远方,虽然昔日的远方依旧是今日的远方”的观点,就引用了莫尔的“乌托邦”,培根再造的“阿特兰提斯大陆”,陶渊明的“桃花源”,徐福入海未回,东方朔求仙未果等。
2.运用对比手法,增强了行文的表现力。
对比手法的运用几乎贯穿全篇,通过对比,加深了读者对“远方”意义的理解,更加坚定了读者追求“远方”的信心。如作者将“美的远方”与“丑的远方”对比,从而说明有的理想可以通过奋斗而实现,有的理想又遥不可及,徒增英雄末路之感,进而昭示人们应立足现实追求理想。
3.综合运用多种修辞手法,语言生动形象。
文中运用多种修辞手法,使文章语言生动、形象,含义深刻,耐人寻味。如第3段中“远方的平房变成宫殿,远方的小溪变成大江,远方的强悍变成温驯,远方的冰雪变成绿土”运用排比修辞,使文气贯通,使读者能深入理解“远方”“越远越朦胧,越朦胧越神秘”的特点。
技法导练
导练目标
请你运用对比手法,就生活中的某件事写一段不少于300字的文字。
素材积淀
话题集锦
(1)远方之山
山是纵的远方。有限的高峻是无限的蛊惑,长年的沉默是不变的磁力,山不迷人人自迷,它总是使人自动地往它那里去;登高山又有高山,登不完的高山登不完的向往。(《远方》)
醉看远山,是看雾中花,水中月,是撷取可望而不可即的美好事物。成功有时难以达到,但路上的风景也莫错过。啊,有了“远山”就有了“追求”的目标和动力,生活因此而与众不同。
这则素材可应用于____________等话题中。

标题: 《远方》学案
文件大小: 628K
文件格式: rar
作者:
下载地址:  点击本地免费下载   下载说明 阅读说明  下载工具
下载说明:
* 本站所有的资料都是免费的
* 使用本资料有困难请阅读说明或给管理员留言。

暂无图片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交互区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栏目推荐
在线新华字典  在线成语词典
古诗词大全    中国四大名著
文言文翻译   入团志愿书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阅读练习  高中阅读练习
 相关资料
《阿房宫赋》导学案(3课时)
《阿房宫赋》导学案9
《阿房宫赋》导学案8
《国家的儿子》学案
《老子》四章导学案5
《客至》导学案
《登快阁》导学案
《临安春雨初霁》导学案3
《临安春雨初霁》学案3
《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学案
《心有一团火,温暖众人心》学案3
《临安春雨初霁》导学案2
《自己之歌》学案2
《迷娘(之一)》学案2
《自己之歌》导学案
《树和天空》学案2
《致大海》学案3
择性必修中册《致大海》导学案
《迷娘(之一)》《致大海》《自己之歌》《树和天空》预习导学案
《五代史伶官传序》学案2
《五代史伶官传序》导学案
《苏武传》预习学案
《黍离》导学案
《屈原列传》预习学案
《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导学案2
《大卫·科波菲尔》导学案3
《天路》导学案2
《社会历史的决定性基础》导学案3
《乡土中国:“家族”“男女有别”》导学案
《读书:目的和前提》学案3
鲁人版必修5自读课文《远方》教案2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