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白羽《日出》导学案
  | 
 | 
作者:小月77  上传者:admin  日期:12-09-05  | 
 
 
 《日出》导学案 
学习目标: 
1.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理解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把握、学习作者抓住色彩、形状的变化进行景物描写的写作手法。 
3.理解本文的象征意义和作者通过细致观察日出景象的描绘所表达的独特感受和看法。 
学习重点: 
反复朗读,从中学习层层烘托、步歩蓄势的手法来突出高空日出的奇景。 
学习难点: 
学习《日出》的象征意义。 
学习过程: 
一、明确目标(自读目标,明确本节课的方向,课堂上才能做到有的放矢) 
二、课前热身(充分利用提前学习学案的时间,对课文进行预习,感知。) 
(一)背景说明及人物介绍(圈划出你认为重要的信息,并摘录到书上) 
 1、刘白羽(1916—2005),当代作家,中共党员。北京人。作品有长篇小说《第二个太阳》,散文集《红玛瑙集》、《芳草集》等。1936年在《文学》月刊上发表短篇小说《冰天》,开始走上文学道路。1937年出版第一本短篇小说集《草原上》。翌年春赴延安。抗战期间投身敌后战场,写出《五台山下》、《太阳》、《幸福》等小说。解放战争时期转战东北,写有小说《无敌三勇士》、《政治委员》,报告文学《光明照耀着沈阳》等。新中国成立后,在担任文化领导工作的同时,发表了《日出》、《长江三日》等大量散文通讯。晚年笔耕不辍,写有四部长篇:报告文学《大海》(朱德的前半生),小说《第二个太阳》(获第四届茅盾文学奖),回忆录《心灵的历程》(获中国传记文学奖),小说《风风雨雨太平洋》。历任中国作协副主席、名誉副主席,文化部副部长,解放军总政文化部部长。主要作品有:《五台山下》、《火光在前》、《政治委员》、《红玛瑙集》、《红色的十月》、《芳草集》、《刘白羽散文集》等。 
2、创作背景  文章写于1958年,新中国刚成立9年,全国正处于政治理想的激情中,作者目睹旧中国的崩溃,新中国的诞生,这就犹如从“黑暗”到“黎明”,虽然是写自然 |   |   
 
   
     
         
          | 标题: | 
          刘白羽《日出》导学案 | 
         
         
          | 文件大小: | 
          8K | 
         
         
          | 文件格式: | 
          rar | 
         
 
          | 作者: | 
          小月77 | 
         
         
          | 下载地址: | 
           点击本地免费下载
  下载说明 阅读说明
 下载工具 | 
         
            
          | 下载说明: | 
           
* 本站所有的资料都是免费的 
* 使用本资料有困难请阅读说明或给管理员留言。
  
 | 
         
       
     | 
    暂无图片  | 
   
  
 
 
 
 
 |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