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杜甫”》课时教案
  | 
 | 
作者:   上传者:333333  日期:08-10-15  | 
 
 
 《走进“杜甫”》课时教案 
 
教学要求:  
 
1、培养学生对唐诗宋诗的学习兴趣。 
2、让学生了解古代诗人的背景,使之更喜欢古诗,培养学生对古诗的兴趣。  
3、发挥学生主体意识和合作意识。 
 
教具准备:  
 
教师:多媒体课件  
 
   学生:收集积累古诗     制作古诗小报   
 
活动准备: 
    1、课前开展“走进杜甫”课外阅读实践活动。 
    2、CAI(内含杜甫诗意图、杜甫头像、杜甫诗歌名句集锦等)及古典音乐。 
    3、学生自制有关 “古诗小报”。 
 
     活动过程: 
     一、创设古典诗词的意境,导入主题。 
     老师利用课件和语言创设情境: 
     在刚刚结束的“杜甫诗歌阅读”活动中,同学们已通过课外阅读认识了唐代著名诗人杜甫。(课件出示杜甫头像特写]一个学期,我们朗读他的诗篇,追寻他的足迹,感悟他的心灵。今天,在此时、此地,老师和大家一同来――“读杜甫诗歌、品杜甫遗韵”。) 
     (用古典音乐作背景,以古香古色的画面并辅以教师深情的诗化语言,营造出古典氛围,将学生引进古诗的意境) 
     二、汇报展示所收集的杜甫其人、其诗的资料。 
     1、为了使咱们相互了解各自的课外阅读情况,请大家首先汇报两个问题: 
 
(可附页) 
  
开展古诗文诵读活动寓教于乐,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愉悦。 
 
用古典音乐作背景,以古香古色的画面并辅以教师深情的诗化语言,营造出古典氛围,将学生引进古诗的意境;既让全体学生接受民族传统文化的滋养,又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的乐趣,提高其综合能力。 
 
另外,引导学生欣赏古诗语言美转入旋律美,通过演唱《江南逢李龟年》、《绝句1》、《绝句2》、《春夜喜雨》、《江畔独步寻花》,让学生欢快、活泼的旋律产生共鸣,这对陶冶性情、培养高尚情操,提高学生音乐审美能力大有好处,同时培养学生的创作能力。接着学生利用《外婆的彭勃湾》乐曲编《江畔独步寻花》来表演唱,让学生再次感受诗文的美境,同时,也激发了学生的想像、创造能力。 
 
从学生的汇报中,我看出学生对诗意及意境有了深刻的领悟,才能如此入情入境地诵读,学生就会自觉地进入诗的意境之中,从而受到熏陶和感染。 
 
 (1)简要介绍你所了解的杜甫。 
 
(2)你读了多少首杜甫的诗?记住了哪些?是从哪儿读到的? 
    (这两个问题的设计,意在了解学生课外阅读的质和量,问题  (1)通过汇报交流对杜甫其人其诗的认识和了解,给学生勾画出杜甫其人其诗的大致轮廓,弥补个人课外阅读的片面性;问题(2)则重在了解学生收集资料的途径和整理、阅读资料的方法,增进交流,引导学生“取长补短”,启发学生学习运用更多、更好的收集、整理资料的方法) 
    2、在了解学生阅读、背诵杜甫诗歌的情况之后,引导学生按自己的阅读兴趣将读到的杜甫诗歌分类。如:杜甫与明月、杜甫与山水、杜甫与友人…… 
  (杜甫诗歌留传下来的有九百多首,题材各异,风格各异,其分类标准亦有很多。教者根据小学生的认知特点,以学生熟悉的诗句: 描写春天的古诗 绝句(杜甫) 迟日江山丽, 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 沙暖睡鸳鸯. 江畔独步寻花(杜甫) 黄四娘家花满蹊, 千朵万朵压枝低. 留连戏蝶时时舞, 自在娇莺恰恰啼。春夜喜雨(杜甫) “好雨知时节, 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 润物细无声.”等为载体,引导学生将其按诗中的具体意象分类) 
    三、交流、扩展,共同品味。 
   1、将杜甫诗歌简单分类后,问:你最喜欢杜甫写的哪一类诗歌?能举例吗?谁和他(她)有相同的爱好? 
    2、请同学们寻找自己的阅读伙伴,组成阅读小组,在小组内吟诵、品味你最喜爱的诗。并请推荐出表现最好的同学,代表你们小组参加稍后的集体汇报。 
  (以此引导学生按自己的阅读兴趣自行分组朗读、研讨。通过各种形式展示自己对诗歌的理解,引导学生开展个性化阅读,促使学生以更大的热情主动投入整理、赏析同类诗歌。) 
     四、 演唱古诗: 
 
过渡:我们不仅会背诵,还会唱呢! 
 
学生分别唱:《江南逢李龟年》、《绝句1》、《绝句2》、《春夜喜雨》、《江畔独步寻花》等。 
 
(引导学生通过欣赏古诗的语言美,学唱歌曲的旋律美去认识其中表达的意境美,进而体验到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这对陶冶性情、培养高尚情操,提高学生音乐审美能力大有好处,同时培养学生的创作能力。) 
 
五、结束活动,留有余味 
    通过今天的“杜甫 诗歌,品太白遗韵”活动,我们对杜甫 其人、其诗有了初步的了解。杜甫是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热爱生活,热爱人民,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他嫉恶如仇,对朝廷的腐败、社会生活中的黑暗现象都给予批评和揭露。他同情人民,甚至幻想着为解救人民的苦难甘愿做自我牺牲。,最后,让我们用唐代大文学家韩愈的一句诗来结束今天的活动吧!――“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 
    (课件出示杜甫头像) 
    (课虽结束,诗韵仍绕梁不绝。师生的情感都融入杜甫诗歌的韵味中。杜甫的传奇人生和名篇佳句,将久久地停留在学生心中,中华民族古典文化的传承在此找到了最佳契入点) 
 |   |   
 
 
 
 
 
 |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