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度高三第二次调研考试 
语 文 试 题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清楚地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规定的位置,核准条形码上的准考证号姓名与本人相符并完全正确及考试科目也相符后,将条形码粘贴在规定的位置。 
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作答,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考生必须在答题卡各题目的规定答题区域内答题,超出答题区域范围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不准折叠、不得弄破。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1-3小题。 
慈善现已成为人们社会生活的一个重要内容。但是,迄今为止,无论是学界还是广大民众,对慈善的认知存在着不少偏差,大都强调人与人之间的物质帮助。如张文在《宋朝民间慈善活动研究》中提出,慈善是“社会自发地通过对社会财富的分配、再分配,对其他社会成员因各种原因导致的生活困难予以物质援助的社会安全机制”。实际上,考察慈善事业发生的历史可知,慈善不仅是一种民间社会主导的生活救助行为,还是一种以劝人为善为宗旨的教化活动。 
现有研究表明,“慈善”一词最早出现在公元3世纪前中期即三国、西晋时期的佛教经典中,意在表达“孝养、施舍、教化等诸种原始佛教的道德观”。说明在语源学意义上,“慈善”一词在其产生时期即包括了物质救助与劝人为善的功能。 
尽管作为一个专门名词“慈善”的出现较晚,但具有慈善性质的活动其实古已有之,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