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文言文阅读(10分) 
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纪昀《河中石兽》节选) 
  
【乙】蜀中有杜处士好书画,所宝以百数,有戴嵩《牛》一轴,尤所爱,锦囊玉轴,常以自随。一日曝书画,有一牧童见之,拊掌大笑曰:“此画斗牛也。牛斗力在角,尾搐①入两股间,今乃掉②尾而斗,谬矣。”处士笑而然之。古语云:“耕当问奴,织当问婢。”不可改也。 
                            选自《苏东坡文集》 
【注释】①搐chù:肌肉抽缩,此指“夹”。②掉:摆动,摇。 
  
10. 下列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 可据理臆断欤?(主观地判断)         
B. 啮沙为坎穴(牙齿) 
C. 所宝以百数(珍藏) 
D. 一日曝书画(晾晒) 
  
11. 根据文意,用“/”给文中两个画横线句子断句。(限断一处)(2分) 
  
(1)遂反溯流逆上矣(2)处士笑而然之 
  
12. 翻译文言文时,将句子中的省略成分补充完整,有助于我们正确理解句子的意思,请在括号里写出省略的部分。(2分)一日①(        )曝书画,有一牧童见之,②(        )拊掌大笑曰…… 
  
13.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2分)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 
  
14. 甲乙两文阐述了一个相同的道理:                       。(2分)
    
答案: 
10B    11. (1)遂反溯流/逆上矣  (2)处士/笑而然之     12.     (1). 处士    (2). 则     13. 凡是落入河中的石头,都应当在河的上游寻找它。     14. 示例一:考虑问题不能主观臆断。应该尊重事实,不能想当然。  示例二:要注意观察生活,向生活学习,实践才能出真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