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市2020--2021学年度下学期高一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 
 | 
作者:   上传者:tomacc  日期:21-07-18  | 
 
 
 语 文 试 题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关于意象,我下的界定是“表意之象”。给“意象”下这么个界定,是为了突出其表意的功能,这“意”当是指诗人的诗性生命体验。换句话说,作为诗歌的意象,必须内含诗人的情感体验;不能显示情感体验之“象”,就够不上称作“意象”。眼下有一个相当普遍的倾向,就是把意象等同于诗中表名物之词语,其实是不恰当的。诗中所用的词,有不少是表具体名物之词,如蓝天、白云等,它会在我们脑海里唤起某种想象的,但通常只能算表象,不是意象。举个简单例子。王维的两句诗“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总共包含几个意象?我想大部分人会回答说,有四个意象:大漠、孤烟、长河、落日。的确,这四个词语都能成“象”,但究竟表达的是什么样的“意”呢?孤立开来看,大漠,指广阔无垠的沙漠,或可引发多种联想,但自身却没有确定的意向;孤烟,指一缕狼烟,也同样看不出诗人的感受。必须将“大漠”与“孤烟直”合成整幅图景:在一望无际的漠野间,直直地升腾起一股狼烟,方能将诗人行经边塞时所体验到的那种空旷、荒凉、寂静、燥热无风乃至边塞示警的独特情味生动地传达出来,这才成为意象。同样道理,长河、落日单独看亦只是表象,必须连成画面——在奔腾不息地流向天际的大河上方,一轮浑圆的太阳正徐徐下沉,绚烂壮丽的景观效果始得以展现。总之,意象不单有象,且一定要表意,要能确切地传达诗人的独特体验,才能起到为抒情服务的作用。 
  (选自陈伯海《<意象艺术与唐诗>序》上海古籍出版社,2015年) 
材料二: 
(诗歌语言的)暗示性仿佛是概念的影子,常常躲在概念的背后,我们不留心就不会察觉它的存在。敏感而有修养的诗人们正在于能认识语言形象中一切潜在的力量,把这些潜在的力量与概念中的意义交织组合起来,于是成为丰富多彩一言难尽的言说;它在不知不觉之中影响着我们,它之富于感染性启发性者在此,它之不落于 |   |   
 
   
     
         
          | 标题: | 
          济宁市2020--2021学年度下学期高一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 
         
         
          | 文件大小: | 
          23K | 
         
         
          | 文件格式: | 
          zip | 
         
 
          | 作者: | 
            | 
         
         
          | 下载地址: | 
           点击本地免费下载
  下载说明 阅读说明
 下载工具 | 
         
            
          | 下载说明: | 
           
* 本站所有的资料都是免费的 
* 使用本资料有困难请阅读说明或给管理员留言。
  
 | 
         
       
     | 
    暂无图片  | 
   
  
 
 
 
 
 |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