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阅读探究(40分) 
(一)阅读古文,完成问题。(13分) 
【甲】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刘禹锡《陋室铭》) 
【乙】春兰出阳羡山①,一名兴兰。土人丛移者久而芬茂,枝植者不再岁。盖气聚而根不伤,散而失其故,此易晓耳。南郭有傅家,兰藏可十许年,花叶竞爽②。里人赵氏尝窃其法亦颇验,云妙在若子③若弃间。予用之辄败,知非九畹中人④也。栽兰不成,书此一笑。(选自张大复《梅花草堂笔谈》) 
【注释】①阳羡山:山名。②竞爽:媲美,争胜。③若子:当作孩子一样照顾。④九畹中人:指会种兰花的人。 
9.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2分) 
(1)斯是陋室_____________________ 
  
(2)盖气聚而根不伤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用“/”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标两处)(2分) 
里 人 赵 氏 尝 窃 其 法 亦 颇 验 
11.下列每组两句中加点词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一名兴兰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B.无丝竹之乱耳   此易晓耳 
C.孔子云      云妙在若子若弃间 
D.无案牍之劳形   予用之辄败 
12.翻译下列句子。(4分) 
(1)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2)栽兰不成,书此一笑。 
  
13.【甲】【乙】两文都表现了作者高雅的志趣爱好。刘禹锡居陋室,仍旧“调素琴”“________________”(填原文);张大复在梅花草堂,闲来____________________(用自己的话概括),写文章。(2分) 
  
  
  
答案: 
二、(一)9.(1)这。 (2)受伤,损伤。 
10.里人赵氏/尝窃其法/亦颇验  
11.C 
12.(1)没有世俗的乐曲扰乱心境,没有官府公文劳神伤身。 
(2)(我)栽兰花没有成功,写下这篇文章自我解嘲。 
13.阅金经 栽兰花(或:种兰花、养兰花等) 
【乙参考译文】春兰出产于阳羡山,又叫兴兰。当地人整束移栽的兰花活得很久而且芬芳茂盛,分枝种植的兰花活不到第二年。因为元气凝聚所以根须不会受损,分散开来(兰花)就会失去原先的生机,这是容易明白的道理。南城有一户傅姓人家,他家的兰花可以养(长达)十几年,花朵叶子争相媲美,生机勃勃。同乡一个姓赵的人曾经悄悄学习傅家养兰的方法,(效果)也很灵验,说秘诀在于(对兰的态度要处在)精心照料和任它自生自灭之间。我用这个方法来养兰花就失败了,知道自己不是善于养兰花的人。(我)栽兰花没有成功,写下这篇文章自我解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