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朗 
读 
感 
知 
  
理 
解 
诗 
意 
   | 
 内容:朗读感知   
理解诗意 
1.初读诗歌,根据随堂笔记处的知识链接,查阅资料,了解作者及相关背景知识。 
  
2.用红笔圈出诗歌易错字,结合古诗的注释,理解全诗内容。 
(预时6分钟)  | 
   
交流与分享 
两人小对子: 
1.对子间互相听读古诗,明确字音,划分节奏。 
2.对子交流古诗大意。 
(预时5分钟) 
  
  
挑战与冲刺 
小组研讨: 
1.小组结合具体诗句,分析松柏的特征,并归纳诗中用到的写作手法。 
2.小组设想诗人劝诫弟弟的情景,组员进行角色扮演,通过对话展示诗人写松的用意。 
  
(预时8分钟)  | 
   
检测主题 
对子展示以下内容: 
1.   有感情地带读诗歌。 
2.   带领全班圈出易错字。 
3.归纳诗歌创作背景,梳理古诗大意。 
  
(预时5分钟) 
  
展示主题 
学习“松”本性 
1.小组归纳松柏特征及诗歌写作手法。 
2.小组分工进行角色 扮演,展现作者的殷殷劝诫之情。 
  
(预时13分钟) 
   | 
   
1.知识链接 
刘桢,字公干,存诗二十余首。他同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 禹、应扬并称“建安七子”。他在当时甚有诗名,曹 丕 即称其“五言诗之善者,妙绝时人”。他性格 豪迈,狂放不羁。钟嵘说他:“仗气爱奇,动多振绝。贞 骨凌霜,高风跨俗。” 
  
2.赏析诗句:“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 
                              
                              
                             
  
3.松柏的形象: 
                              
                             
     
4.作者用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