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同步练习
  | 
 | 
作者:   上传者:tomacc  日期:20-09-21  | 
 
 
 人皆有不忍人之心  
一、 找出通假字并解释  
1. 非所以内教于孺子之父母也  
2. 若火之始然  
 
二、 一词多义:解释下列加点字  
1. 恶  
① 非恶其声而然也  
② 想馋邪则思正身以黜恶  
③ 君子去仁,恶乎成名  
2. 然  
① 飞非恶其声而然也  
② 若火之始然,泉之始达  
③ 不以为然  
④ 夫子喟然叹曰  
3. 辞  
① 无辞让之心,非人也  
② 今者出,未辞也,为之奈何  
③ 未尝稍降辞色  
4. 若  
① 若火之始然,泉之始达  
② 徐公不若君之美也  
③ 若入前为寿  
④ 以若所为,求若所欲  
⑤ 若民,则无恒产,因无恒心  
 
三、 特殊句式  
1. 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誉与相当朋友也。  
句式:  
译文:  
2. 无恻隐之心,非人也。  
句式:  
译文:  
3. 有是四端而自谓不能也,自贼者也。  
句式:  
译文:  
 
四、 判断下列古代文化常识的正误  
1. 孟子,战国时期的思想家,继承并发展孔子“仁”的思想,提出“仁政”学说,主张“性善论”。  
2. “四端”,由孟子提出,他认为人都有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这四者分别是仁、义、礼、智的发端。  
 
五、 拓展阅读  
 
孟子•公孙丑上(节选)  
 
“敢问夫子恶乎长?”  
曰:“我知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敢问何谓浩然之气?”  
曰:“难言也。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其为气也,配义与道;无是,馁也。是集义所生者,非义袭而取之也。行有不慊于心,则馁矣。我故曰,告子未尝知义,以其外之也。必有事焉,而勿正,心勿忘,勿助长也。无若宋人然: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芒芒然归,谓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其子趋而注视之,苗则槁矣。天下之不助苗长者寡矣。以为无益而舍之者,不耘苗者也;助之长者,揠苗者也--非徒无益,而又害之。”  
“何谓知言?”  
曰:“诐辞知其所蔽,淫辞知其所陷,邪辞知其所离,遁辞知其所穷。--生于其心,害于其政;发于其政,害于其事。圣人复起,必从吾言矣。  
 
 
1. 下列句子中加点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行有不慊于心,则馁矣     馁:饥饿,引申为丧气,萎靡不振。  
B. 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     揠:拔起  
C. 今日病矣        病:生病  
D. 不耘苗者也       耘:除草  
 
2.下列对选文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浩然之气”是指人的仁义道德修养达到极高的水平时所具有的一种正气凛然的精神状态。  
B.孟子认为,对于“养气”有两种做法是不足取的:一是揠苗助长,一是放任不管。这两种做法都会对“养气”产生危害。  
C.“浩然之气”需要用“义”来培养,一方面要注重外在力量,另一方面要有经常性的仁义道德蓄养。  
D.孟子的散文素以雄辩著称,论证纲目清晰,说理善用譬喻,形象生动,深刻透彻。选文体现了以上特点。  
 
3.翻译句子  
(1)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  
 
 
(2)以为无益而舍之者,不耘苗者也;助之长者,揠苗者也--非徒无益,而又害之。  
 
 
参考答案:  
一、  
1.“内”同“纳”,接纳。  
2.“然”同“燃”,燃烧。  
二、  
1.①讨厌,憎恨  ②罪过,罪恶  ③哪里  
2.①这样   ②同“燃”,燃烧   ③对,正确   ④…的样子  
3.①推辞   ②告别  ③言辞  
4.①如同,好像   ②及,比得上   ③代词,你   ④如此   ⑤连词,至于  
三、  
1.状语后置句;判断句  
2.判断句  
3.宾语前置句;判断句  
翻译略  
四、  
正确    正确  
五、  
1.C   病:疲惫,疲劳  
2.C   浩然之气是义在内心的聚集,不需要借助外在的力量。  
3(1)那是一种气,极其宏大,极其刚劲,用正义之道去培养它而不加损害,他就会充满天地之间。  
(2)认为培养庄稼没有用处而舍弃不管的,是不给庄稼除草的人;帮助庄稼生长的,拔苗助长的人。不但没有益处,反而害了庄稼。  
翻译:公孙丑说:“请问老师您长于哪一方面呢?”  
孟子说:“我善于分析别人的言语,我善于培养自己的浩然之气。”  
公孙丑说:“请问什么叫浩然之气呢?”  
孟子说:“这很难用一两句话说清楚。这种气,极端浩大,极端有力量,用正直去培养它而不加以伤害,就会充满天地之间。不过,这种气必须与仁义道德相配,否则就会缺乏力量。而且,必须要有经常性的仁义道德蓄养才能生成,而不是靠偶尔的正义行为就能获取的。一旦你的行为问心有愧,这种气就会缺乏力量了。 所以我说,告子不懂得义,因为他:把义看成心外的东西。我们一定要不断地培养义,心中不要忘记,但也不要一厢情愿地去帮助它生长。不要像宋人一样:宋国有个人嫌他种的禾苗老是长不高, 于是到地里去用手把它们一株一株地拔高,累得气喘吁吁地回家, 对他家里人说:\’今天可真把我累坏啦!不过,我总算让禾苗一下子就长高了!\’他的儿子跑到地里去一看,禾苗已全部于死了。天下人不犯这种拔苗助长错误的是很少的。认为养护庄稼没有用处而不去管它们的,是只种庄稼不除草的懒汉;一厢情愿地去帮助庄稼生长的,就是这种拔苗助长的人--不仅没有益处,反而害死了庄稼。”  
公孙丑问:“怎样才算善于分析别人的言语呢?”  
孟子回答说:“偏颇的言语知道它片面在哪里;夸张的言语知道它过分在哪里;怪僻的言语知道它离奇在哪里;躲闪的言语知道它理穷在哪里。--从心里产生,必然会对政治造成危害,用于政治,必然会对国家大事造成危害。如果圣人再世,也一定会同意我的话。” 
 |   |   
 
   
     
         
          | 标题: | 
          《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同步练习 | 
         
         
          | 文件大小: | 
          6K | 
         
         
          | 文件格式: | 
          zip | 
         
 
          | 作者: | 
            | 
         
         
          | 下载地址: | 
           点击本地免费下载
  下载说明 阅读说明
 下载工具 | 
         
            
          | 下载说明: | 
           
* 本站所有的资料都是免费的 
* 使用本资料有困难请阅读说明或给管理员留言。
  
 | 
         
       
     | 
    暂无图片  | 
   
  
 
 
 
 
 |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