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8-12题。(16分) 
新城游北山记 
晁补之 
去新城之北三十里,山渐深,草木泉石渐幽。稍西,一峰高绝有蹊介然1仅可步。如四五里,乃闻鸡声。有僧布袍蹑履来迎,与之语,愕而顾,如麋鹿不可接。顶有屋数十间,曲折依崖壁为栏楯2,如蜗鼠缭绕3,乃得出。既坐,山风飒然而至,堂殿铃铎皆鸣。二三子相顾而惊,不知身之在何境也。且暮,皆宿。 
于时九月,天高露清,山空月明,仰视星斗,皆光大,如适在人上。窗间竹数十竿,相摩戛4,声切切不已。二三子不得寐。迟明,皆去。 
既还家数日,犹恍惚若有遇,因追记之。后不复到,然往往想见其事也。 
(选自《古文鉴赏辞典》,有删改) 
【注】①介然:界线分明的样子。②檐(shǔn):栏杆的横木。③缭绕:迂回,回环。④摩戛:摩擦。 
8.用斜线(/)为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限两处。(2分) 
一 峰 高 绝 有 路 介 然 仅 可 步 
9.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4分) 
(1)稍西  __________        (2)相顾而惊  __________ 
(3)声切切不已  __________  (4)二三子不得寐  __________ 
10.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 
A.与之语,愕而顾  辍耕之垄上(《陈涉世家》) 
B.如蜗鼠缭绕,乃得出  见渔人,乃大惊(《桃花源记》) 
C.山风飒然而至  面山而居(《愚公移山》) 
D.因追忆之  未若柳絮因风起(《咏雪》) 
  
| 
 【资料卡】 
蹑①踩,踏。②穿(鞋袜)。 
③追随,追踪。④攀登,登上(高位)。 
——《古汉语常用字字典》  |   
  
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1)有僧布袍蹑履来迎。(可参考“资料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不知身之在何境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本文结尾作者“往往想见其事”和《桃花源记》中刘子骥“欣然规往”原因有所不同,请简要分析。(4分) 
【链接】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一《桃花源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8.一峰高绝/有蹊介然/仅可步 
9.(1)向西(2)看(3)停止(4)睡觉 
10.C 
11.(1)有僧人穿着布袍和鞋子前来相迎。 
(2)不知道自己在什么地方。 
12.本文中作者“往往想见其事”,是在体验过北山美景之后的回味无穷,这种“想见其事”,更是为了表达自己对这处美景的赞美与怀念之情。 
《桃花源记》中刘子骥的“欣然规往”,则更多的是身处恶劣的社会环境中,对没有战乱、安居乐业、幸福和谐的理想社会的向往与追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