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蝌蚪找妈妈》教学实录
  | 
 | 
作者:   上传者:tomacc  日期:18-08-28  |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2.了解青蛙生长过程中几个不同阶段的形体变化。 
   3.能看单幅图,理解课文意思。 
   4.会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1.了解青蛙的生长过程以及它在不同阶段的形体变化。 
   2.会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1.“迎”和“追”的意思,需强化理解。 
   2.青蛙在不同阶段的形体变化。 
 
                    第一课时 
  一、教学字、词。 
   1.划出带有生字的新词。(读) 
   2.自学生字。反馈:学会了什么? 
   3.师重点教: 
    蹲——右半部笔画。 
    鲤、蹲——左半部最后——笔为提。 
    鼓——左上部上横长下横短。 
    碧——王大娘、白大娘,并排坐在石凳上。(谜语) 
   4.生字连词读。 
   5.书写生字、指导。 
  二、朗读课文:要求正确、整齐。 
 
                    第二课时 
  一、读题,导入。 
  师:同学们,我们今天继续学习——《小蝌蚪找妈妈》这篇课文。 
  生:齐读《小蝌蚪找妈妈》。 
  师:把题目读得再好一点,《小蝌蚪找妈妈》。 
  生:再读《小蝌蚪找妈妈》。 
  二、复习字词。 
  师:读得不错,同学们昨天我们学习了生字、词语、课文,还记不记得?  
  生:记得。 
  师:那好,我们来看生字卡片。 
  生:脑。 
  师:书空右半部分。 
  生:点、横、撇、点、竖折、竖。 
  师:不错,再看—— 
  生:袋。 
  师:书空它的上半部。 
  生:撇、竖、横、斜勾、点。 
  师:看,下面一个字可难了! 
  生:蹲。 
  师:数数,右半部分有几画? 
  生:12画。 
  师:它的右半部那么多,我们来写一写吧!(生写,师板书) 
  生:鲤。 
  师:写这个字的时候要注意什么呢? 
  生:左边这个鱼字旁的最后一笔是提。 
  师:说得真好,你们看,鲤和蹲有什么相同地方? 
  生:鱼和足作偏旁时,他们的最后一笔都变成提。 
  师:板书:鼓 
  生:鼓。 
  师:给它组个词。 
  生:鼓气、敲鼓、打鼓、鼓声。 
  师:说得真好。我们读生字读得不错,现在老师让大家“开小火车”念,你们愿意试试吗? 
  生:愿意。 
  师:我们来比比,看哪组“火车”最快、最好。 
  生:脑袋、蹲着、鼓着、蝌蚪、乌龟、鲤鱼、变短了。 
  三、引人课文。 
  师:读得真不错。你们谁来告诉我,小蝌蚪是怎么样的?你来说,我来画好吗? 
  生:小蝌蚪是大脑袋,黑身子,甩着长长的尾巴。 
  师:是这样吗? 
  生:不对,尾巴太短了。 
  师:噢,那就这样吧,可以了吗? 
  生:可以了。 
  师:奇怪了,书上为什么不说“长尾巴”,而要多加一个“长”字,变成“长长的尾巴”。 
  生:因为长长的尾巴比长尾巴感觉还要长一点。 
  师:小蝌蚪甩着长长的尾巴,怎么样是“甩着”,你们来做做看。 
  生:(做手势)。 
  师:噢,是这样!你们看(指生字卡片),你们做的动作和字很像的,瞧,这竖弯钩多像一条尾巴!我们的中国字多有趣。写一遍好吗? 
  (生写甩)。 
  师:字写得很不错,老师还有个本领,你想不想学。 
  生:想的。 
  师:那好,你仔细看着,不然你可学不会!(举卡片)我会用“长尾巴”说“长长的尾巴”。你们会吗? 
  生:会 
  师:好,你们也试试2(卡片出示)大脑袋。 
  生:大大的脑袋; 
  师:宽嘴巴。 
  生:宽宽的嘴巴。 
  师:黑身子。 
  生:黑黑的身子。 
  师:你们学得可真快!看,老师画了多少小蝌蚪? 
  生:一只!一条! 
  师:看(打开投影),这儿有多少啊? 
  生:十二只!十三只: 
  师:有好多好多,数也数不清,我们可以用个什么词呢? 
  生:一群! 
  师:真能干!还有一道题,你会做吗? 
  生:什么题? 
  师:仔细看着!(师出示)池塘里有一群( )、( )、( )的小蝌蚪。 
  生:池塘里有一群大脑袋、黑身子、甩着长长的尾巴的小蝌蚪。 
  师:对!小蝌蚪在池塘里快活地游来游去,我们也来快活地读读书,就读第一段。 
  生:(读) 
  师:听老师读一遍,好吗?(读)你们也像老师一样,读一遍。 
  生:(读) 
  师:这回读得不错,小蝌蚪游啊游,过了几天——怎么了? 
  生:长出了两条后腿。 
  师:(师画)是这样的吗? 
  生:是的。 
  师:好,请你们自己研究下面的课文,想想,他们找谁打听妈妈了,怎么打听的?都用笔在书上划出来。 
  生:(边读边划) 
  师:学好了吗?他们找谁打听妈妈了? 
  生:鲤鱼妈妈! 
  师:(出示——鲤鱼)我现在来当鲤鱼妈妈,你们做小蝌蚪,你们向我打听。 
  生:我们的妈妈在哪里?  
  师:谁向我打听? 
  生:我!我!(抢着答) 
  师:不急,一个一个来! 
  生:(一次又一次地练习) 
  师:交换一下,你们念鲤鱼妈妈,我念小蝌蚪。 
  (师生对读,边读边做动作) 
  师:谁愿意上来表演这一段!注意,要把所有的动作都表演进去! 
  生:(表演) 
  师:来,评价一下,他们演得怎么样?动作都到位了吗? 
  生:“迎”还没有做出来。 
  师:怎么样是“迎”?谁来试试? 
  生:(表演“迎”) 
  师:嗅,原来这样面对面的走到一起,就是“迎”!(出示黑板) 
  师:再请几个小朋友来演一演。(生演) 
  师:他们这回表演得怎么样? 
  生:很好! 
  师:来:我们一起来把这一段读一遍。 
  生:(齐读) 
  师:读得很好,老师有个问题,为什么小蝌蚪会去向鲤鱼妈妈打听他们的妈妈呢? 
  生:因为它们看见…… 
  师:快看看书上的图吧。 
  生:我知道了!小蝌蚪看到鲤鱼妈妈在教小鲤鱼捉食,他们也想自己的妈妈了,所以去向鲤鱼妈妈打听了!  
  师:你说得真好!小蝌蚪在想念自己的妈妈了。我们就是这群小蝌蚪,再来读读他们的话。 
  生:(读蝌蚪的话) 
  师:小蝌蚪听了鲤鱼妈妈的话,继续游啊游,过了几天—— 
  生:又长出了两条前腿。 
  师:谁上来在黑板上画一画?其余的小朋友在书上画。(请一人上来画) 
  师:画对了吗? 
  生:可以。 
  师:为什么说是“又”长出两条前腿。 
  生:它已经长出两条后腿,后来长出两条前腿,所以称为“又”长出两条腿。 
  师:你真会学习。老师再请你们自己学习下面的课文,划出它们向谁打听妈妈,怎么打听的。读懂课文再请你自己表演表演,注意,一定要仔细地念。 
  生:(学习)  
  师:准备好了吗? 
  生:好了。 
  师:我看,有好多小朋友已经在表演了,老师念一句,你们跟一句,边读边演,行吗?  
  师:连忙追?怎样才是连忙追。最后的那位小朋友你来追前面的这位小朋友。(生演) 
  师:谁上来表演这一段?(学生表演) 
  师:你们演得真好。我们再来读读这一段。 
  四、总结、布置作业。 
  师:鲤鱼妈妈说,蝌蚪妈妈是四条腿,宽嘴巴,而乌龟妈妈却说,蝌阗妈妈是长着大眼睛,披着绿衣服,捉虫还顶呱呱呢?到底谁说得对? 
  生:都对!把它们俩的话合起来就通好了。 
  师:那你来说说,蝌蚪妈妈是什么样儿的? 
  生:四条腿,宽嘴巴,长着大眼睛,被着绿衣服,捉起虫来顶呱呱。 
  师:其实,蝌蚪妈妈就是谁啊? 
  生:青蛙。 
  师:刚才,你们帮老师解决了很多问题,你们有没有什么问题要老师、同学帮你解决的? 
  生:(提问) 
  师:请大家在课题下面写上蝌蚪的特点,在课题上面写上蝌蚪妈妈的特点。 
  (第三课时略) 
 |   |   
 
 
 
 
 
 |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