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蜻蜓和蚂蚁》教案1
  | 
 | 
作者:   上传者:tomacc  日期:18-03-27  | 
 
 
   
  知识目标: 
   1.学习寓言故事,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得意思,感悟寓意. 
   2.根据课文内容续编故事来表达自己的愿望. 
   3.积累自己喜欢的词语. 
  能力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结合课文内容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情感目标:通过学习课文,让学生增强劳动意识,培养从小热爱劳动的情感.感悟没有播种旧没有收获,没有付出就没有回报. 
  教学重点: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感悟寓意.知道不劳动就没有回报. 
  教学难点:结合课文内容,有感情地朗读句子,体会人物的内心感情. 
  教学准备:多媒体教学软件蚂蚁和蜻蜓头饰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今天老师和同学们在这里上一节语文课,继续学习《蜻蜓和蚂蚁》,请同学们齐读课题。 
   2、课件出示课文第二幅插图:看,这就是小故事中的两个主人公,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一下,他们在做什么呢?你能用词语来形容一下蜻蜓吗?(愁闷苦脸,垂头上气、泪痕满面、难过等),同学们说得真好,词语真丰富,那你能告诉我,他们是在什么季节相遇的吗?(冬天) 
   3、出示课文第二幅图:再看看这是什么季节?蜻蜓在干什么?你能用词语形容它吗?(悠闲、无忧无虑、悠然自得、乐悠悠).这两幅图中的蜻蜓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变化呢?这节课就让我们通过细读课文来知道他们之间发生的故事。 
  二、理解课文 
  (一)读文理清脉络 
   1、请同学们自己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找一找共有几个自然段,然后用你手中的笔标出序号。 
   2、能告诉老师吗,课文共有几个自然段组成的?(指名回答)你们找的和他一样吗? 
  (二)学习第一自然段 
   1、谁愿意站起来把第一自然段读给大家听?(指名朗读) 
   2、老师听到一个词语“逛来逛去”(板书词语)读一读,你能说出几个类似的词语?(指名说一说)把你说的词语放到课文中的第一句说一说。 
   3、只做这些吗?学生朗读“可是,转瞬之间,冬天已经在眼前了”你觉得时间过得快吗?告诉我,你是从那个词知道的?(学生回答:转瞬)谁再来读一读(指导朗读时间过的快的语气) 
   4、谁能把这一段的两句话连起来读一读?(指明朗读) 
  (三)学习第二自然段 
   1、自己读第二自然段,找一找这段共有几句话?每句话都告诉我们什么? 
   2、谁来读第一句,你知道了什么?(学生回答)概括的说就是冬天来了。谁来读第二句,谁能像概括第一句一样,告诉我在第二句话里你知道了什么?(也说明冬天来了)齐读第三句话。 
   3、是呀,(出示课件“肚子饿的时候,唱歌会有什么乐趣!”) 
    (1)仔细观察这句话末尾用了什么标点符号?带有感叹号的句子怎么读呢? 
    (2)请同学们自由朗读 
    (3)谁愿意读一读(教师评价) 
   4、让我们再回到书上看一看这一段的最后一句话怎么写的?指名朗读最后一句话。(指导朗读“愁眉苦脸、嘀嘀咕咕) 
   5、蜻蜓嘀嘀咕咕说些什么呢?请你展开想象的翅膀,说给你的同学听吧。(请同学们进入角色说话) 
    过度:正他愁眉苦脸的时候,看,他遇到了谁?(出示第二幅图)他是怎么来到他面的?都说了些什么?请同学们继续朗读课文的后半部分。 
  (四)学习3---7自然段 
   1、自己朗读课文3---7自然段。学习第一自然段 
    (1)谁能回答老师的第一个问题?(“爬到”蚂蚁面前)老师想问问大家,你平时看到的蜻蜓在那里?是呀,书中用爬说明了什么?(蜻蜓处境困难,非常可怜)他又说了什么? 
    (2)、出示句子“收留我吧,好人儿!”观察句子后面有个儿字你来读读好吗?(指名读句子,指导读出蜻蜓的可怜,注意评价) 
    (3)、把这句话放到第三自然段完整的读一读 
      过度:看图,看看蚂蚁的样子,他在干什么?说些什么?(让学生说一说) 
   2、学习第二自然段 
    (1)谁来读小蚂蚁说的话? 
    (2)出示句子“难道你不明白这个道理吗?”观察这句话的标点符号,谁会读带问号的句子?(指名朗读句子) 
       A 教师讲解反问句(像这样用问的形式,表达确定的意思,我们把它叫做反问句) 
       B 你能换一种说法吗?课件出示“---------------------。” 
    (3)这个道理是什么道理?你能用“因为------所以”连起来说一说吗?(指导学生结合课文,结合生活实际说一说蚂蚁说的的道理) 
      板书:有劳动,就有收获 
         没有付出,就没有回报 
      过度:小蜻蜓又是怎么说的呢?谁把下一自然段读一读。 
   3、学习第五自然段 
    (1)指名朗读地五自然段 
    (2)出示句子“在我们软绵绵的青草窝上……哪有功夫想到劳动呀”又是一个带问号的句子,谁愿意站起来再读一读。 
    (3)谁来完整的把这一自然段读一读? 
   4、学习六、七自然段 
    (1)、是呀,老师想替蚂蚁问一问:那么明年呢? 
    (2)齐读最后一自然段 
    (3)蜻蜓知道错了吗? 
    (4)既然知道了,你能站起来大声读一读吗?看看他是不是真的知道自己错了。 
  (五)评价:你这是一只怎样的蜻蜓?又是一只怎样的蚂蚁呢?(学生自由评价) 
  (六)分角色朗读课文 
    过度:课文就学到这里,谁愿意站起来分角色朗读课文? 
    1、自己先准备一下(先和同桌准备一下) 
    2、分角色朗读(师生合作,学生们合作) 
  三、拓展 
    蜻蜓在明年会做道吗?会有一个温暖的家吗?请同学们想一想,说出你对蜻蜓的愿望 
    1、续编故事:第二年夏天………..(教师随学生进入角色,扮演昆虫和蜻蜓对话,说出蜻蜓的决心) 
    2、蜻蜓知错就改,我真高兴,我想同学们的愿望一定能实现。 
  四、师范读课文 
    现在听老师把这个寓言故事读一遍。 
  五、总结; 
    寓言故事都是通过一个小故事,揭示一个大道理,老师知道同学们在蜻蜓和蚂蚁的身上也明白了一个道理。 
 
  六、板书设计: 
                   蜻蜓和蚂蚁 
                  有劳动,就有收获 
                  没有付出,就没有回报 
   
 |   |   
 
 
 
 
 
 |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