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阅读《曹刿论战》一文,完成第6—9题。(13分)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6.下列句子中,对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小惠未徧(通“遍”,遍及,普遍)     B.小大之狱(案件) 
C.一鼓作气(击鼓)                    D.望其旗靡(萎靡) 
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A.必以分人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B.战于长勺                 皆以美于徐公 
C.登轼而望之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D.吾视其辙乱               安陵君其许寡人 
8.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本文语言简练生动。“公将战”“公将鼓”“公将驰”中的“将”字传神地刻画了鲁庄公急躁冒进、驽钝鄙陋的形象。 
B.本文记录了曹刿关于战争的论述。他强调政治上取信于民,军事上把握战机详察敌情,是以弱胜强的关键。 
C.本文剪裁详略得当。文章详尽地叙述了交战双方的对峙与交锋,而对于曹刿在战前、战中、战后的表现则写得比较简略。 
D.作者善于用衬托手法刻画人物。如写乡人的劝阻,就衬托出曹刿抗敌御侮的责任感和爱国热情。 
9.翻译下列句子。(4分) 
⑴忠之属也。可以一战。 
  
⑵彼竭我盈,故克之。 
  
  
答案: 
二、文言文阅读及诗文积累(20分) 
6.(3分)D(倒下) 
7.(3分)A(A介词,把/介词,把; B介词,在/介词,比; C连词,表修饰/连词,表转折; 
D代词,指代他们/助词,加重语气,相当于“一定”、“可要”。) 
8.(3分)C(详略颠倒) 
9.(4分)(1)(这是)尽了职分的事情,可以凭借(这个条件)去打仗。(关键词“可以”1分,句意通顺1分) 
(2)敌方的勇气已经衰竭而我方的勇气正旺盛,所以打败了他们。(关键词“克”1 
分,句意通顺1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