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文专题复习导学案
广西钦州市钦北区平吉中学:吴 相
1、了解中考对说明文阅读的要求及命题方向。
2、掌握说明文的基础文体知识和答题规范。
教学重点
掌握说明文的基础文体知识,了解中考对说明文阅读的要求及命题方向。
教学难点
掌握说明文的答题技巧和规范。
教学方法
以例点拨、自主练习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回顾近三年南宁 钦州中考考到说明文专题的内容。
二、明确说明文常见的考点
中考要求:
1、说明对象及特征。
2、说明顺序的判断。
3、常见说明方法的辨别及作用。
4、理解体会说明语言的准确。
5、说明文的结构。
6、综合素质考查。
三、说明文的概念
什么是说明文:说明文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或说明事物的状态、性质、功能,或阐明事理,目的在于给人以(知识)的一种文体
四、说明文的阅读
(一)说明文的说明文的分类:
(1)根据表达手段(语言特点)分为 一般说明文(平实说明文)和文艺性说明文(科学小品文或生动说明文)
(2)依据说明对象与说明目的的不同可分为 事物说明文 旨在介绍某一事物的特征 如《中国石拱桥》
事理说明文 旨在讲明事因、物因 如《向沙漠进军 》
(二)把握说明对象及其特征
什么是说明对象? 被说明的事物或被解说的事理就是说明对象。
什么是说明对象的特征?
所谓“特征”是这一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标志.只有抓住它,才能说明这一事物或事理的独特之处.
(三) 理清说明顺序 时间顺序 空间顺序 3、逻辑顺序
(四) 说明方法及作用
(五)说明文语言特点 准确、周密、简明
(六)说明文的结构
1、总分式
包括总—分、分—总、总——分——总,“分”的部分常按并列方式安排(多用于事物说明文)
2、递进式 一层一层的剖析事理,各层之间的关系是由浅入深(多用于事理说明文)
3、承接式: 各层之间按照事物的发展或时间因果条件等关系安排,前后相互承接.
(七)、综合素质考查 抓住要求,紧扣主题。
1、标题写法 --语言简洁、使用修辞、内容健康
2、把握文章段落层次,概括主要内容
3、结合原文内容,设想做法或作用
4、抒写个人的感受或看法,
五、实战演练
链接中考
板书设计
一.说明对象及特征
二.理清说明顺序
三.归纳说明方法及作用
四.体会说明语言
五、分析说明结构
2017.05.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