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炮手》教学设计2
  | 
 | 
作者:   上传者:tomacc  日期:17-04-05  | 
 
 
  
  教材说明: 
   《炮手》记叙了一百多年前法国军队中一名普通炮手,为了革命,亲手炸掉了被侵略者占据的家园的感人故事。全文以对话形式为主,以人物的外貌、神态描写为辅贯穿全文,形象地突出了主人公——炮手复杂的内心世界,赞颂了他令人钦佩的奉献精神。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认字5个,写字9个。 
   2、能力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对文中重点词语的理解,体会炮手当时复杂的内心世界。 
   3、情感目标:受到炮手为了国家的利益“舍小家,为大家”的爱国精神的感染和教育。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出示插图,看看图上画的是谁?他们在执行什么任务?你还发现了什么? 
   2、你还想知道什么?老师相信只要聪明的你用心去读课文,一定能从中找到答案。请孩子们打开课本翻到99页,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全文。给每段标出序号。 
   2、老师范读,学生边听边勾画出生字词(不认识)。 
   3、小黑板出示生字词,开火车连读,齐读。(重点提示:黎、瞄、垮、煞、颤) 
   4、齐读全文,思考: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5、试着用简短的语言概括故事情节。 
  三、合作交流,具体感知。 
   1、默读课文,自己有什么想法或者什么问题。 
   2、再读课文,看看自己能解决刚才的问题吗? 
   3、小组讨论,自己有什么想法,解决了什么问题(怎么解决的)?还有什么问题? 
   4、梳理小组同学的问题,解决不了的,准备提出全班解决。 
   5、全班反馈,集中讨论解决提出的问题。 
   6、教师点拨,深入理解。问题:课文用了哪些表示颜色的词语来描写炮手不同时刻的神态?几次使用有什么不同?找出来反复读一读(苍白——煞白——惨白),用心品味一下炮手神态的变化。 
   7、联系上下理解词语:凛冽、喝彩、仅有。 
   8、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四、突出重点,精心品读。 
   1、师:同学们的问题解决了,我也有两个问题请大家解答,可以吗? 
    ①为什么裹着大衣的副官冻得浑身打颤,炮手的额头上却滚下了大粒的汗珠? 
    ②敌军驻地——红瓦白墙的农舍被击垮后,将军连声喝彩“干得好!”炮手的脸颊上却流下了悲伤的热泪。 
   2、读一读:找出这两处多读几遍,再联系前后内容,想一想。 
   3、比一比:你发现了什么? 
   4、想一想:为什么炮手的神态截然相反?假如你是炮手,当时会怎么样呢? 
     心里会想些什么?这样写,你读了之后印象如何? 
   5、议一议(交流刚才的问题)。 
   6、读一读:有感情地读这两组句子,认真体会炮手的内心活动。炮手知道那是自己的房子,为什么还要开炮把他击毁? 
   7、分角色朗读全文。 
   8、说一说,这时你的心里又是怎么想的? 
  五、续写课文,拓展延伸。 
    战争带来的总是不幸和灾难,所以我们拥护和平、热爱和平、反对战争。愿我们的世界远离战争;愿每个人都拥有幸福的家园;愿我们永远享有宁静温馨的和平生活!请同学们想象战争胜利了,炮手回到亲爱的家乡,又会发生什么样的故事…… 
    学生续写。 
 |   |   
 
 
 
 
 
 |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