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市》听课有感
  | 
 | 
作者:   上传者:admin  日期:15-01-06  | 
 
 
     得知郭老师要借班讲蒲松龄的《山市》,我很兴奋。这篇平实无趣的古文向来让我很怵。选择此文执教公开课是要有勇气、有实力的。而我,向来缺少这种挑战的勇气与实力。所以,对这节课,我充满了好奇与期待。 
 
    周三上午第二节,一、8班。郭老师用优美的语言、亲切的姿态引领学生进行了一系列赏读《山市》美文的活动。导入环节“海市蜃楼”的视频清晰大气,一下子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为之后的课堂学习创设了情境。“读美文”活动中,教师声情并茂的范读、细致条理的指导使学生很快地读通读顺了课文。“感受山市之奇”板块中主问题直奔重点,理清思路后又辅之以学生画作,帮助学生直观深入地感受山市的变化。“欣赏山市之美”环节,老师化身为报社记者,通过有针对性的采访,引领学生捕捉山市的美点,旨在培养学生的想象力,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我心里十分佩服。原来这样朴素的古文也可以讲得生动,学得有趣。 
 
    细细想来,郭老师这节课有很多值得我学习的优点。 
 
    首先,备课工作做得很足。整堂课的教学设计环环相扣、细致深入。大到教学板块、主问题的设计,问题解决的层次和方式,小到教学小结、教师评价时的语言,每张课件使用的背景、字体,无不体现出老师的用心、细心。 
 
    其次,郭老师教学方法灵活多样:视频激趣、点拨启发、配图说文、减字背诵、小组合作等方法在这节课上配合使用,有效地调动了学生,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同时,我也有一点疑问:《山市》算得上是一篇美文吗? 
 
    蒲老先生的《聊斋志异》“用传奇法,而以志怪”,显然是以故事情节见长,内容多妖狐鬼怪,《山市》虽不是《聊斋志异》的代表作,但描绘的短短几分钟的山市蜃景虽然神奇,但学生也实在找不到太多美点;而 《聊斋志异》中大量采用口语,简洁、准确、活泼,而生动优美似乎也不是其突出特点。所以品美文环节学生不大踊跃。 
 
    
    我又在想,如果不寻美点、品美文,该如何设计呢? 
 
 |   |   
 
 
 
 
 
 |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