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和》导学案2
  | 
 | 
作者:   上传者:admin  日期:14-10-22  | 
 
 
 《人和》导学案  
 
编写:贺堂飞       班级:        姓名:          组别:  
 
学习目标:  
1、积累古汉语知识。  
2、了解孟子的思想及政治主张,理清论证思路,培养分析归纳能力和思考、辩论能力。  
3、体会孟子思想的进步意义。   
预习案  
1、解释下列加点词。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   
池非不深也   
委而去之   
君子所以异于人者,以其存心也  
爱人者,人恒爱之  
则君子必自反也  
此物奚宜至哉  
我必不忠  
则与禽兽奚择哉?  
于禽兽又何难焉?   
舜为法于天下  
 
2、通假字  
亲戚畔之   
其横逆由是也   
若夫君子所患则亡矣  
3、翻译下列句子  
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君子所以异于人者,以其存心也。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  
 
探究案:  
1、 第一则的中心论点是什么?孟子是怎样进行论证的?  
 
 
 
 
2、第二则中,如何才能做到“人和”呢?  
 
 
 
 
3、第二则告诉我们君子与跟一般人不一样的原因是什么?  
训练案  
 
阅读下面文言文,按要求答题。(10分)  
孟子曰:“不仁者可与方哉,安其危而利其灾,乐其所以亡者。不仁而可与言,则何亡国败家之有!有孺子歌曰:‘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孔子曰:‘小子听之:清斯濯缨;浊斯濯足矣。自取之也。’夫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家必自毁,而后人毁之;国必自伐,而后人伐之。《太甲》曰:‘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此之谓也。” 《孟子·离娄上》   
(1)       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     不仁而可与言,则何亡国败家之有!(2分)  
 
 
 
②     清斯濯缨;浊斯濯足矣。自取之也。(3分)  
 
 
③“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此之谓也。(3分)   
 
 
(2)孟子在文中强调的是什么?(用自己的话回答)(2分)           
 
 
 
第二课时  
预习案:  
1、重要字词  
 
吾惛,不能进于是矣  
今王发政施仁  
天下之欲疾其君者皆欲赴诉于王  
无恒产而有恒心者  
放辟邪侈,无不为已  
然后从而刑之,是罔民也  
然后驱而之善  
此惟救死而恐不赡  
则盍反其本矣  
2、归纳虚词“以”的用法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其待我以横逆  
   以     以其存心也  
         明以教我  
         仰足以事父母  
3、词类活用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刑于寡妻  
树之以桑  
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然而不王者  
4、翻译下列句子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  
 
 
是故,明君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  
 
 
探究案  
1、孟子是怎样说服齐宣王的?  
 
 
 
 
2、孟子在本文中提到的施政纲领有哪些?你如何理解其深刻意义?  
 
 
 
 
 
3、你如何理解“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意义?  
 
 
 
 
训练案  
1.下列加点的词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亲戚(qí)   畔(pàn)之   米粟(sù)  
B.横(hènɡ)逆 商贾(ɡǔ) 疾(jí)其君  
C.吾惛(hēng) 恒(hénɡ)心 放辟(pì)  
D.邪侈(chǐ) 罔(wǎnɡ)民 孝悌(dì)  
2.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三里之城(内城)   七里之郭(外城)     池(池塘)非不深  
B.封(边界)疆 异(不同)于人       自反(反复)  
C.妄(狂妄)人 舜为法(法则,榜样)     反求诸(之于)己  
D.恒(稳定)心 恐不赡(足够)     勿夺(抢夺)其时  
3.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两项是(  )  
A.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B.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  
C.去村四里有森林,阴翳蔽日,伏焉  
D.是君臣、父子、兄弟去利,怀仁义以相接也  
4.下列加点的词,与例句中的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例:天时不如地利  
A.如有一朝之患,则君子不患矣  
B.如此,则与禽兽奚择焉  
C.善政不如善教之得民也  
D.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  
5.下列句子中的“御”字,意义相同的两项是(  )  
A.刑于寡妻,至于兄弟,以御于家邦  
B.其若是,孰能御之?  
C.民归之,由水之就下,沛然谁能御之?  
D.振长策而御宇内 |   |   
 
 
 
 
 
 |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