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望》听课记录
  | 
 | 
作者:   上传者:admin  日期:14-09-02  | 
 
 
 《春望》  
 
教师:田道源 
 
学校:滨州邹平 
 
一、导入 
 
公元前755年,历史上发生了一件重要的事件——安史之乱。同学们,谁能讲讲安史之乱?谁能再补充?(学生交流历史背景) 
 
安史之乱,致使唐朝由盛转衰,社会动荡不安。人民生活究竟如何呢?请看诗人杜甫发自现场的报道。(书题,板书) 
 
二、读好节奏 
 
1.       找位同学来朗读这首诗歌。 
 
2.       这位同学朗读如何?指定学生评价。 
 
3.       要想读好这首诗歌,还要注意读好节奏。 
 
(出现PPT  读好节奏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4.       指导朗读节奏:老师朗读前一节奏,学生合作读另一节奏;然后调换;最后齐读。 
 
三、身临其境 
 
1.       听老师配乐范读,闭眼想想,这首诗歌描写了怎样的画面? 
 
2.       小组合作,讲给旁边的同学听。 
 
3.       全班交流:透过《春望》,你读到了哪些了信息? 
 
4.       追问:⑴山河在,什么不在了?很多人不在了,和平不在了,繁荣昌盛不在了 
 
⑵春天,草木为什么深?物是人非,草木萧条 
 
⑶花为什么溅泪?鸟为什么惊心?感时+恨别 
 
⑷什么情况下,诗人会搔头? 忧国思家 
 
四、心在何处 
 
透过《春望》,我们读到了一个为国而愁、为亲而恨、为民而伤的杜甫。身在长安的杜甫,心在何处?你还读过哪些杜甫的诗?你能感受到一个怎样的杜甫? 
 
补充资料深读: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24岁) 
 
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36岁)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44岁)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49岁) 
 
五、字斟句酌 
 
杜甫有诗云:“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诗歌中,哪一个词、哪一个句,令你心动? 
 
学生交流:“感时花溅泪……”拟人  “烽火连三月……”夸张 
 
六、感恩杜甫 
 
出示资料“草堂传后世,诗圣著千秋。”——朱德 
 
        “世上疮痍,诗中圣哲;民间疾苦,笔底波澜。”——郭沫若 
 
     假若杜甫跨越了1000多年时空来到我们面前,你想对他说些什么? 
 
     学生交流。 
 
     让我们怀着崇敬、感激,齐声诵读诗歌,表达敬意。 
 
七、作业:课下,请同学们搜集更多诗作、传记,阅读杜甫。 
 
 |   |   
 
 
 
 
 
 |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