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都的秋》表格式学案
  | 
 | 
作者:xingtai23  上传者:admin  日期:13-12-01  | 
 
 
  【学习目标】 
  1.学习本文抓住事物特征写景状物的方法; 
  2.了解作者在描写故都风物时为何要突出“清”、“静”、“悲凉”的特点,从而体会 作者是如何把自然风物的客观色彩和作者内心世界的主观色彩巧妙融合的艺术手法。 
  3.分析故都秋景的特点,体会作者的感情。 
 【学习重点】 
  掌握文章以景显情、情景交融的写法; 
 【知识链接】关于秋的描述: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万山红遍,层林尽染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毛泽东独立于橘子洲头,看到“万山红遍,层林尽染,……万类霜天竞自由”,感受到的是秋天的壮丽。 杜甫登高,笔下出现了“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的悲凉秋景。 柳永在秋中辞别、徘徊,目之所及是“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和“杨柳岸晓风残月”,他笔下的秋是凄苦的。 
 【温故知新】 
  简介作者及其艺术风格、本文的写作背景。 
     郁达夫(1896—1945)现代著名作家,浙江省富阳人。自1913年始留学日本10年,饱受了屈辱和歧视。1922年回国后,一方面在大学任教,一方面搞创作,是“创造社”的重要成员。1930年参加中国左翼作家联盟。抗日战争爆发后,积极投入抗日救亡运动。家庭的变故、国家的现状,激起了作者无限愤慨,后流亡苏门答腊,坚持抗日战争。1945年9月被日本宪兵秘密杀害。主要作品有《沉沦》、《春风沉醉的晚上》、《薄奠》、《出奔》等,作品风格清新,抒情浓烈,有感伤情调,有时流露出颓废色彩。 
    本文写于1934年8月。由于国民党白色恐怖的威胁等原因,郁达夫从1933年4月由上海迁居杭州,这段时间,他思想苦闷,创作枯淡,过的是 |   |   
 
   
     
         
          | 标题: | 
          《故都的秋》表格式学案 | 
         
         
          | 文件大小: | 
          10K | 
         
         
          | 文件格式: | 
          rar | 
         
 
          | 作者: | 
          xingtai23 | 
         
         
          | 下载地址: | 
           点击本地免费下载
  下载说明 阅读说明
 下载工具 | 
         
            
          | 下载说明: | 
           
* 本站所有的资料都是免费的 
* 使用本资料有困难请阅读说明或给管理员留言。
  
 | 
         
       
     | 
    暂无图片  | 
   
  
 
 
 
 
 |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