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北平》学案 
  | 
 | 
作者:tingzhuqingwu  上传者:admin  日期:12-09-23  | 
 
 
 3、《想北平》导学案   主备人:温敬欣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   【使用说明】   1.充分预习,读熟文本基础上认真研读学案内容。   2.规范书写,自主完成;小组合作探讨,答疑解惑。   【学习目标】   1.反复研读,与文本、编者对话,深刻体会作者对北平刻骨铭心的眷恋思乡之情。   2.了解散文衬托手法,学习作者从平凡的事物入手,抒写自己的主观感受和感情。   一、知识链接   1、作家作品   老舍(1899-1966),满族,北京人,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另有笔名絮青、鸿来、非我等。出身于一个贫民家庭。1918年北京师范大学毕业后任小学校长和中学教员。1924年赴英国任伦敦大学东方学院汉语讲师,阅读了大量英文作品,并从事小说创作。1926年加入文学研究会。1930年回国后任济南齐鲁大学、青岛大学教授。抗日战争爆发后南下赴汉口和重庆。1938年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成立,他被推选为理事兼总务部主任,主持文协日常工作。1946年应邀赴美国讲学一年,期满后旅居美国从事创作。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不久应召回国,曾任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副主席等职,参加政治、社会、文化和对外友好交流等活动,注意对青年文学工作者的培养和辅导,曾因创作优秀话剧《龙须沟》而被授予“人民艺术家”称号。“文化大革命”初期因被迫害而弃世。   老舍一生著作颇丰,以长篇小说和剧作著称于世。主要著作有:长篇小说《老张的哲学》、《赵子曰》、《猫城记》、《离婚》、《牛天赐传》、《骆驼祥子》、《四世同堂》、《鼓书艺人》、《正红旗下》(未完);中篇小说《月牙儿》、《我这一辈子》;短篇小说集《赶集》、《樱海集》、《蛤藻集》、《火车集》、《贫血集》;剧本《龙须沟》、《茶馆》,另有《老舍剧作全集》、《老舍散文》、《老舍诗选》、《老舍文艺评论集》等。   2、创作背景   这篇文章写于抗战爆发前夕的1936年。1936年的老舍正在青岛的山东大学任教,而那时的北京不但失去了国都的地位而改称“北平”已经有八年,并且伴随着华北局势的日益吃紧又逐渐沦落为岌岌可危的“边塞”。正是在这种情况下:老舍应上海《宇宙风》杂志有关北平的征文写下了这篇散文。   二、自主学习。   1、自读课文,初步理解文章含义。   2、老舍 (1899~1966),一位京味很浓的现、当代作家。原名¬¬¬¬¬¬_________,字¬¬¬¬¬¬_______。曾因创作优秀话剧《¬¬¬¬¬¬___________》而被授予“人民艺术家”称号。他的作品还有长篇小说《¬¬¬¬¬¬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描写北京市民生活的代表作。   2、加点字注音   浸湿(   ) 黏合(   ) 什刹海(   ) 参差(   )    菜谱(   ) 空旷(   ) 濒临(   ) 道观(   )    3、选择合适的词语填在横线上   俊伟 峻伟 愧杀 惭愧  |   |   
 
   
     
         
          | 标题: | 
          《想北平》学案  | 
         
         
          | 文件大小: | 
          7K | 
         
         
          | 文件格式: | 
          rar | 
         
 
          | 作者: | 
          tingzhuqingwu | 
         
         
          | 下载地址: | 
           点击本地免费下载
  下载说明 阅读说明
 下载工具 | 
         
            
          | 下载说明: | 
           
* 本站所有的资料都是免费的 
* 使用本资料有困难请阅读说明或给管理员留言。
  
 | 
         
       
     | 
    暂无图片  | 
   
  
 
 
 
 
 |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