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上《词五首》教学设计5
  | 
 | 
作者:   上传者:admin  日期:12-07-18  | 
 
 
 20、词五首 
课题:《词五首》     课型:讲读      课时:两课时 
主备人:赵瑞琴       审核人:初三语文组  
学习要点 
1、结合作者的生活经历及作品的写作背景理解这五首词的内容。 
2、感悟作品的思想内涵,把握作者的感情。 
3、朗读与背诵。 
学习重点、难点 
1、理解诗的内容,把握作者的感情。 
2、朗读与背诵。  
学习过程 
预习导学 
初读课文,尝试解决以下问题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斜晖脉脉( mò )     白蘋洲( pín   ) 人不寐( mèi   ) 右擎苍( qíng   )  
锦帽貂裘( qíu )     鬓微霜( bìn   ) 舴艋舟(zé měng )麾下炙(huī zhì )  
2、解释下列加点字。  
老夫聊发少年狂:姑且,暂且。      会挽雕弓如满月:定将。 也拟泛轻舟:打算。  
五十弦翻塞外声:奏。马作的卢飞快:像……一样。了却君王天下事:了结,把事情做完。 
3、作家作品文体知识填空 
《望江南》作者:温庭筠,原名岐,字飞卿。晚唐时花间派的重要作家。人称“花间鼻祖”。  
《渔家傲 秋思》作者:范仲淹,字希文,北宋(朝代)政治家、文学家。 
《江城子 密州出猎》作者: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文学家。 
《武陵春》作者:李清照,号易安居士,宋代著名女词人。 
《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作者:辛弃疾,字幼安,号稼轩,南宋爱国诗人。  
第一课时   学习《望江南》和《武陵春》 
一、 检查导入 
1、导入 
在我国古代,不同的时代往往有这个时代代表性的文学体裁,如唐代的代表性文学体裁是诗,还有宋词、元曲,明清的小说等。今天我们来集中学习一下几首词,体会一下这种体裁的艺术特色,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2、检查预习:检查学生朗读诗歌的情况。 
3、学生简介作者及其背景,老师适当补充。 
教师补充: 
(1)温庭筠(wēnyún)晚唐诗人、词人。他精通音律,但屡考进士不第,一生不得意。其词多写女性生活,多反映青楼闺阁的相思之情。五代时,后蜀的赵崇祚选录了温庭筠、韦庄等十八家词五百首,编为《花间集》。他们多写闺情,在词风上也大体一致,因此,后世就将他们称为“花间派”。 
(2)李清照,南宋女词人。号易安居士,齐州章丘(今属山东)人。父李格非为当时著名学者,夫赵明诚为金石考据家。早期生活优裕,与明诚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搜集整理。金兵入据中原,流寓南方,明诚病死,境遇孤苦。所作词,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有的也流露出对中原的怀念。本词是她后期的作品。 
二、学习研讨 
(一)细读课文,整体感知。 
1、朗读诗歌。 
学生自由朗读,指名朗读。老师指导:一定要求学生读准字音,读准节奏,读出感情。 
2、读懂文意。 
要求:不参考资料书,根据课下注释理解诗歌大意。 
(1)《望江南》大意:描写了一位因心上人远行而独处深闺的女子的生活状况和内心感情。在清晨梳洗完毕后,她在楼上凭栏眺望,看到许许多多帆船从楼前驶过,但却没有自己要等的那只船。夕阳西下,爱人没有回来,只空见江水东流,思念让她肝肠寸断。 
     梳洗 独倚江楼→希望 
     望 过尽千帆 斜晖、水→失望 
     肠断→绝望 
(2)《武陵春》大意:暮春时节,鲜花经过春风的摇动已经零落殆尽,只有土地上还留有花的芬芳,日色已晚,自己仍无心梳洗。春天里花开花落年年如此,而人与以前却不一样了,我对一切都丧失了兴趣,即使有心诉说,也是言未出而泪先流。听人说双溪春色还不错,我也想去那里泛舟,怕的是双溪上那蚱蜢般的小船载不动自己的哀愁。 
(二)精读课文,尝试解决以下问题。 
1、揣摩《望江南》这首词,体会其写作特色。 
明确:本文短短27个字,却容纳了很多内容:时间,从清晨到黄昏;景物,从楼头、千帆写到斜晖、江水,又写到白蘋洲;就人物情感而言,从希望到失望以至最后的“肠断”。显示了它高度概括、凝练的特点。另外这首词中,多用白描、直叙的手法,却又含蓄、细腻。 
2、《武陵春》这首词是如何写愁的?“闻说”“也拟”“只恐”三个词说明了什么? 
明确:通过典型细节来抒情。如“欲语泪先流”。“闻说”“也拟”“只恐”这三个动词写出了作者试图排遣愁绪的做法,写出了作者的沉重、无奈。 
(三)品读课文,尝试解决以下问题。  
1、你认为《望江南》中哪些词富有深意,说说你的理解。 
明确:“梳洗罢”表明她精心打扮,心中充满希望。“独”写尽了她孤独寂寞的生活处境和期盼心上人归来的迫切心情。“皆不是”写出了女子一次次从希望到失望的过程,让人为之心碎。“斜晖”一句暗喻那望穿秋水的眼神。 
2、赏析“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一句。 
明确:本句采用了夸张性比喻,将抽象的情感化为可感的实体,而且“愁”不仅可以舟载船装,它本身重量还可因人而异,语意新奇,形象地表达了作者内心沉重的哀愁。 
四、迁移提高,拓展阅读 
训练点:理解诗歌内容,积累名句。 
训练片段: 
—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 
李清照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思考:品味这首词写愁的技巧。     
明确:“此情无汁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一句须重点品味。按常理来说,愁锁眉间与愁聚于心是完全一致的。唯其在心,发而为形,才有愁锁眉间之态。但作者将本属一致的东西说成此长彼消的东西,形象地描绘了希冀排遣万千愁绪而又无计消除的无奈,显现愁情之深。 
五、反馈检测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或看拼音写汉字。 
斜晖脉脉( mò )     白蘋洲( pín   )   舴艋舟(zé měng ) 
2、按课文内容填空 
(1)《望江南》中表现主人公从希望到失望的心理变化过程与内心痛苦的句子是: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蘋洲。 
(2)《武陵春》抒写自己无限的忧伤和悲痛的佳句是: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3)《武陵春》中叙述词人哀伤原因和哀伤程度的语句是: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3、用一个成语概括“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的诗意。 
明确:望穿秋水。 
4、阅读《武陵春》,回答下列问题。 
(1)下面两个句子都写了“愁”,请简要说出它们在内容上和写法上的不同之处。 
①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②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明确:①句用夸张性比喻表现凄苦忧愁重得连船都载不动,形象可感地写出了“愁”之重。 
②句用比喻(设问、夸张)手法,将无形的“愁”比作有形的“一江春水”永流不尽,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愁”之多、之长。 
(2)作者“日晚倦梳头”的原因是什么? 
明确:物是人非,国破家亡。 
(3)由“也拟泛轻舟”可联想到词人《如梦令》中写泛舟的词句是什么?《武陵春》中作者泛舟的目的是什么? 
明确:“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作者泛舟并非贪恋美景,游赏心切,而是寻求消除愁苦之处。 
5、比较《望江南》和《武陵春》,想一想这两首词有什么相同之处? 
明确:风格相近,都比较婉约;写作手法相近,借景抒情或直接抒情;抒发的感情相近,抒发主人公或作者的离愁别绪,凄惨心境。 
6、你还知道哪些写愁的诗句?  
明确: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虞美人》) 
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贺铸《青玉案》) 
只载一船离恨向西州。(苏轼《虞美人》) 
艇子相呼相语,载取暮愁归去。(张元干《谒金门》) 
7、阅读《声声慢》,回答文后问题 
声声慢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1)《声声慢》一词表达了词人晚年怎样的处境与心情?  
明确:这首词表达了词人晚年流落江南孤苦无依的处境和凄惨心情。 
(2)开头十四个叠字的运用,从哪几个方面抒写作者的凄惨心情?在文章结构上有何作用?明确:从动作与神态、环境感受和心境意绪等方面抒写作者凄惨心情。起到奠定全词感情基调的作用,在结构上统领全词,构成全词的骨架。 
第二课时 学习《渔家傲》、《江城子》、《破阵子》 
一、检查导入 
1、导入:词发展到后来兴盛的时候,人们将词分为两大派:婉约派和豪放派。上节课我们学的词接近婉约派的风格。今天我们将体会一下豪放派的作品风格。 
2、检查预习:检查学生朗读诗歌的情况。 
3、学生简介作者及其背景,老师适当补充。 
教师补充: 
(1)范仲淹(980--1052),北宋政治家、文学家。这是他在西北军中的感怀之作。 
(2)苏轼,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1071年苏轼因对王安石变法持不同政见而自请外任。这是作者于1074年冬与同僚出城打猎时所作。 
(3)辛弃疾(1140--1207),字幼安,号稼轩,著有《稼轩词》,存词600多首。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和战斗精神是辛词的基本思想内容,他是山东济南人,出生时山东已被金兵占领,年轻时参加抗金军,后来提出抗金主张一直未被采纳。 
他不仅是词人,还是一名爱国武将,他积极主张抗金北伐,任职期间坚持练兵备战,因而不断受到主和派的排斥、诬陷。淳熙八年(1181年)他被人弹劾罢官,不得已在上饶带湖赋闲家居。陈同甫,名亮,也是主张北伐的爱国志士,与辛弃疾是志同道合的朋友,二人经常书信往来,诗词唱和。这首词就是作者退居江西上饶时写给陈亮的。 
二、学习研讨 
(一)细读课文,整体感知。 
1、朗读诗歌。 
学生自由朗读,指名朗读。老师指导:一定要求学生读准字音,读准节奏,读出感情。 
2、读懂文意。 
要求:不参考资料书,根据课下注释理解诗歌大意。 
(1)《渔家傲》大意:上片描写塞下景色,边塞秋天景色与中原不同,大雁过早向衡阳飞去,毫不留恋,风吼、马嘶,同号角声连在一起,构成塞下特有的声音。夕阳西下时,坐落在群山中的小城紧紧关闭了城门。下片抒情,他们离家万里,但燕然未勒,功业未成,没有办法回去,夜色已浓,羌笛悠悠,将军和征夫们难以入睡,垂下思乡之泪。 
(2)《江城子》大意:作者自称老夫,暂且发发少年的狂气,左手牵着黄犬,右臂上架着苍鹰,戴上锦蒙帽,穿上貂鼠裘,率领众多随从,纵马狂奔,飞快的越过山冈。为回报人们倾城出来观看太守狩猎,他要像当年孙权那样亲自挽弓射虎。酒酣之后,胸宽胆壮,两鬓间出现一点白发有什么关系呢?什么时候朝廷能像派冯唐赦免魏尚那样重用自己呢?那时我一定会为国效力。 
(3)《江城子》大意:作者夜里酒醉后挑亮灯光观看宝剑,醉中入梦,梦醒犹觉连营号角声声在耳。想起在军营里与部下分食牛肉,听乐器奏出塞外的歌曲。在秋天的战场上检阅军队,准备战斗。战场上骑着飞快的的卢马,霹雳做响的雕弓。他要为朝廷完成统一大业,赢得生前的功勋,身后的美名。可是自己已经年近半百,还有机会实现自己的理想吗?    
(二)精读课文,尝试解决以下问题。 
1、《渔家傲》中所写的风景“异”在哪?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明确:天气极寒、特异的边声(风、马、号角)、戒备森严。渲染了西北边地的荒僻,暗示了将士的思乡之情。 
2、《江城子》中“亲射虎”“遣冯唐”“射天狼”三个典故分别表达了什么意思?用典有何好处? 
明确:年纪不小,但仍有少年狂气;表示希望重新受朝廷重用;表达要报效国家、抵御侵略者,建功立业的决心。用典的好处:使表达委婉含蓄。 
3、思考:本文凭什么可以称得上是“壮词”? 
明确:从题材看写军营生活;从情感看表达了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从语言看豪放、壮丽。 
(三)品读课文,尝试解决以下问题。  
请找出这几首诗中脍炙人口的名句并赏析。 
1、示例:赏析““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一句。 
明确:本句是全词的核心部分,作者正面揭示了自己和征人们的一种心理矛盾:他们思念相距万里的家乡,但却没有办法回去,因为还没有达到建立军功、勒石燕然的目的。这种爱国卫国的精神正是他虽然想家却又是不甘无功而返的根本原因,所以他只能用一杯浊酒来排解对家乡亲人的思念,来寄托他对成就功业的向往。 
2、学生可能会找到以下几句 
①赏析“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一句。 
明确:本句是互文,意为:将军和征夫都难以入睡,他们因有家难归、功业难成而哀伤流泪。这里的悲怆情调还含蓄地表达了作者对于朝廷腐朽软弱,不重边功的愤懑不平。 
②赏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一句。 
明确:本句意为:到那时,一定会把雕弓拉得满满的,向西北方的天狼星猛射过去。天狼星,这里代指自西北来进扰的西夏军队。此句表达了报效国家、抵御侵略者,建功立业的决心,体现了作者关怀国家命运的爱国精神。 
③赏析“可怜白发生”一句。 
明确:本句一方面表明了前面所描述的年轻时的经历现在只是一种追忆,另一方面也说明自己已年近半百,两鬓染霜,还能有机会实现自己的理想吗?这一句变雄壮为悲壮,充满了作者壮志难酬的抑郁、愤慨。 
四、迁移提高,拓展阅读 
训练点:深入了解辛弃疾思想。 
训练片段: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辛弃疾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思考:辛弃疾一生力主抗金复国,但孤立无援,其豪放词每有苍凉沉郁、粗犷悲愤之致,从下片中你能读出这种韵味吗?试举例分析。 
明确:下片先回溯历史,用讽喻手法,意在汲取教训;词尾用廉颇思赵一事表达作者的悲愤之情,不仅使抒情达到了高潮,而且集中鲜明地再现了诗人的自我形象。 
五、反馈检测: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或看拼音写汉字。 
人不寐( mèi   ) 右擎苍( qíng   ) 锦帽貂裘( qíu )     鬓微霜( bìn   ) 
麾下炙(huī zhì )  
2、 按课文内容填空: 
(1)王维《使至塞上》中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可以使人联想到《渔家傲》中同是写边塞荒凉冷清景象的句子: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2)《渔家傲》中表达将士壮志未酬,思念家乡的思想感情的句子是: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3)《渔家傲》中统领全部景物特点、突出塞下秋景与中原不同的是:塞下秋来风景异。 
(4)《江城子》中体现作者希望皇帝能够知人善任,重新起用自己的句子是: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5)《江城子》中表达自己报效朝廷的宏愿和伟大气魄的句子是: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6)《破阵子》中表达作者要为朝廷完成北伐大业的远大理想的句子是: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7)《破阵子》中从视觉和听觉两方面概括地再现紧张激烈的战斗场面的句子是: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3、阅读《破阵子》,回答下列问题。 
(1)“沙场秋点兵”中哪个词用得好?为什么? 
明确:“秋”字用得好,写出了肃杀的气氛和作战的季节。 
(2)“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一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现了什么? 
明确:运用了比喻、对偶的修辞。描写了战斗场面,说明战斗的激烈和顺利,表现了将士们高昂的战斗情绪。 
(3)爱国是一种高尚的情感,古人还有很多人书写自己爱国的激情,请写出几个爱国诗句。 
明确: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僵卧孤村不自哀, 尚思为国戍轮台。 
4、请写出两句写酒的诗句。 
明确: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5、怎样理解“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这一画面? 
明确:描绘出了边塞荒凉而又壮阔的景象,隐隐透出边城严峻的军事形势。 
6、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文后问题。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辛弃疾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注:兜鍪,俗语叫头盔,词中借指兵士。 
(1)、上片两句一问一答,写词人登楼所见之景。“何处望神州”何意? 
明确:神州在哪里?中原大地已非我所有了。 
(2)、上片后两句仍一问一答,写词人登楼所见所想。“不尽长江滚滚流”一句是化用前代哪位诗人哪首诗的诗句? 
明确:唐朝诗人杜甫《登高》。 
(3)、此词即兴抒怀,表达了作者什么感情? 
明确:作者借古讽今,通过赞颂三国时期的英雄(孙权),暗讽南宋朝廷的无能(无人,苟且偷安)。 
                
 
 |   |   
 
 
 
 
 
 |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 
 
| 
 |  
 
 | 
| 
 | 
 
|  交互区 | 
 
| 
 | 
 
|  站内搜索 | 
 
 
|  栏目推荐 | 
 
在线新华字典  在线成语词典 
古诗词大全   
中国四大名著 
文言文翻译   入团志愿书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阅读练习  高中阅读练习 
 | 
 
| 
 相关资料
 | 
 
人教版九年级上《词五首》第五周早练 人教版九年级上《词五首》ppt课件(78页) 人教版九年级上《词五首》ppt课件(34页) 人教版九年级上《词五首》教案7 人教版九年级上《词五首》ppt课件(41页)  人教版九年级上《词五首》教学反思 人教版九年级上《词五首》一课一测 词五首《望江南》《武陵春》ppt课件1 人教版九年级上《词五首》习题 人教版九年级上《词五首》ppt课件(31页) 人教版九年级上《词五首》归类复习 人教版九年级上《词五首》教案及教学反思 人教版九年级上《词五首》ppt课件(51页) 人教版九年级上《词五首》导学案3 人教版九年级上《词五首》课堂实录3 人教版九年级上《词五首》默写练习 人教版九年级上《词五首》ppt课件(70页) 人教版九年级上《词五首》赏析练习 人教版九年级上《词五首》教案6 人教版九年级上《词五首》ppt课件(31页)2 人教版九年级上《词五首》ppt课件(64页)  人教版九年级上《词五首》学案 人教版九年级上《词五首》ppt课件(66页)  人教版九年级上《词五首》练习题 人教版九年级上《词五首》之《武陵春》《望江南》课堂实录  人教版九年级上《词五首》ppt课件(67页) 人教版九年级上《词五首》字词归类复习 人教版九年级上《词五首》重点词语归类 婉约豪放总关情——复习词人教版九年级上《词五首》ppt课件 人教版九年级上《词五首》(武陵春,望江南)ppt课件 人教版九年级上《词五首》ppt课件(44页) 人教版九年级上《词五首》自主学习提纲 人教版九年级上《词五首》ppt课件5 人教版九年级上《词五首》导学案2 人教版九年级上《词五首》(望江南,武陵春,渔家傲,江城子,破阵子)教学设计5 人教版九年级上《词五首》课堂实录 人教版九年级上《词五首》教学实录 人教版九年级上词五首练习及参考答案 綦江县三角中学人教版九年级上《词五首》语文导学案 人教版九年级上《词五首》导学案 人教版九年级上《词五首》(望江南,江城子·密州出猎,渔家傲,破阵子,武陵春)同步练习 词的常识ppt课件 人教版九年级上《词五首》ppt课件4 《词五首》(望江南,江城子·密州出猎,渔家傲,破阵子,武陵春)ppt课件(65页) 人教版九年级上《词五首》学习评估练习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