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下载 | 课件下载 | 教案教学 | 教学素材 | 作文中心 |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频道 | 教师频道 | 课外读物 | 会员区 | 手机版


  您的位置教案下载 >>初中学案 >>
《推敲》学案
作者:   上传者:admin  日期:11-12-12


初二上册第29课《推敲》学案
学习目标
1.理解并掌握重要的实词、虚词。
2.理解短文内容,了解“推敲”这一典故的由来,体味“着一字而境界全出”的道理。
3. 学习通过动作描写来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
资料链接
作者简介
胡仔,北宋文学家。自号苕溪渔隐,著《苕溪渔隐丛话》共100卷。清代收入《四库全书》。
人物资料
韩愈(七六八-八二四),字退之,南阳(今河南省孟县)人。贞元八年(七九二)进士。唐宪宗时,曾随同裴度平定淮西藩镇之乱。在刑部侍郎任上,他上疏谏迎佛骨,触怒了宪宗,被贬为潮州刺史。后于穆宗时,为国子监祭酒,历任京兆尹及兵部、吏部侍郎。
贾岛(779~843),唐代诗人。字浪仙,亦作阆仙。唐朝著名诗人,早
因家境贫寒,出家做过和尚,后因韩愈欣赏他的诗才还俗,他做诗的态度很严肃认真,字字斟酌,句句推敲,被称为“苦吟诗人”。
一、初读文章
1.为下列加线的字注音。
吟哦(    )    并而归(    )   溪(     )
2.给下列句子划分停顿。
(1)时韩愈吏部权京兆。
(2)岛具对所得诗句云云。
二、疏通文意
1.参照注释或利用工具书,解释下列划线词语的词义。
(1)始欲“推”字。
(2)遂于驴上吟哦时时引手作推敲之势。
(3)时韩愈吏部京兆。
(4)左右拥至尹前,岛具对所得诗句云云
(5)遂并而归。
2.翻译下列句子。
(1)遂于驴上吟哦,时时引手作推敲之势。
(2)时韩愈吏部权京兆。
(3)左右拥至尹前,岛具对所得诗句云云。
(4)留连论诗,与为布衣之交。
3.再读文章,了解故事情节并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课文内容。
三、深入探究
1.“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运用了怎样的修辞?“僧敲月下门”一句,韩愈说“作敲字佳”。这样说有什么根据?你认为哪个更好?理由是什么?
 2.本文通过什么方法刻画人物(贾岛与韩愈)?
 3.短文意在表现贾岛怎样的精神和态度?请用杜甫的一句诗来评价贾岛的这一做法。
 4.运用炼字的方法,说说下面的诗句能不能用括号里的诗句代替。
(1)春风又绿江南岸 。    (春风又到江南岸  )
(2)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 (随风潜入夜,润物竟无声)
 知识链接
 1.  动作描写: 描写人物富有特征性的动作,以表现人物的性格、品质、身份、地位、处境、状态,叫做动作描写。
  动作描写是刻画人物的重要方法之一。人物的每一行动都是受其思想、性格制约的,因此,具体细致地描写某一人物在某一情况下所作出的反应──主要是动作反应,就势必显示出了这一人物的内心活动、处世态度、思想品质。成功的动作描写,可以交代人物的身份、地位,可以反映人物心理活动的进程,可以表现人物的性格特征,有时候还能推动情节的发展。
2. 炼字:就是在写作时斟酌字词,使语言简洁优美,古代作家非常讲究炼字。一首诗不一定字字都炼,需要炼的只是处在关键位置的字,字选好了,整句诗的内容就会变得生动、鲜明,正所谓“着一字而境界全出”。
四、积累迁移
    学习了本文,你对古人“炼字”有了更深的了解,也一定有许多的感悟,把你的心得写下来,与同学们一起分享。
 
附参考答案和思路提示
一、初读文章
1. 吟哦( yín   é  )    并辔而归( peì )   苕溪(tiáo  )
2.(1)时/韩愈吏部/权/京兆。(2)岛具对/所得诗句/云云。
二、疏通文意
1.(1)着:用。(2)吟哦:吟诵。 时时:不停。(3)权:代理。(4)左右:随从人员。具对:详细回答。云云:如此。(5)辔:缰绳。
2.(1)于是在驴背上吟诵起来,不停地举手做出推和敲的姿势。
(2)当时吏部侍郎韩愈代理京兆尹。
(3)随从人员拿住他带到韩愈跟前。为了解释冲撞的原因,贾岛详细地陈述了自己炼字未定的情形。
(4)长时间在一起讨论诗歌创作,跟贾岛结为好朋友。
3.贾岛为炼字于驴上吟诵,不小心冲撞韩愈,韩愈给他建议并成为好友。
三、深入探究
1.对偶。“敲”字好,理由:用“推” 字,说明门是虚掩着,一推就开,夜还不算深;用“敲”字,说明屋的主人已睡熟,只好敲门来唤醒他,可见夜已深沉。此外,在月色皎洁的夜晚,鸟儿栖息,夏虫唧唧,老僧前来拜访,一阵“笃笃”的敲门声,声响虽不大,但由于万簌俱寂,竟惊动了从未闻过如此喧嚣的宿在池边的鸟,这样响中寓静,以响衬静,达到了静中更静的效果,用“推”字是表现不出来的。这样看来,确如韩愈所说的“以\\\'敲\\\'字佳矣”。
2.通过人物动作刻画人物形象,写贾岛苦吟的多重动作:驴上得句、驴上炼字、驴上吟哦、引手作势、冲撞仪卫队,生动勾画出诗人痴迷癫狂的形象。
3.表现了贾岛写诗时在遣词造句方面的精益求精的精神,对用语言的一丝不苟。
杜甫诗:“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
4.(1)代替不好。王安石在写《泊船瓜洲》一诗时,“春风又绿江南岸”一句,最初先写“春风又到江南岸”,“到”字不会让人感到新奇、感到陌生,给人的感觉来说,认知的成分多一些,视觉的成分少一些,只表达春风的到来,却没表现春天到来后千里江岸一片新绿的景物变化。而唯有\\\'绿\\\'字是完全视觉的。\\\'绿\\\'字让人感到新奇、感到陌生;正是这个“绿”字,在人眼前推出\\\'江南水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的满目春色,给人以美好的视觉享受,将江南春天的勃勃的生机形象地刻画出来。
(2)代替不好。“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刻画了春雨的特征。春雨伴随着和煦的春风,趁着夜色悄悄地飘洒大地,绵绵密密,无声无息地滋润着万物,一个“细”字把春雨“细、“密”的特点写出来了。而“竟”字却不能表现出来。
四、积累迁移
言之有理即可。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交互区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栏目推荐
在线新华字典  在线成语词典
古诗词大全    中国四大名著
文言文翻译   入团志愿书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阅读练习  高中阅读练习
 相关资料
《推敲》阅读练习及答案(2019年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中考题)
《推敲》教学反思2
《推敲》读后感
《推敲》课文原文阅读
《贾岛“推敲”》ppt课件1
《贾岛“推敲”》教案4
《贾岛“推敲”》教学设计3
《贾岛“推敲”》教学设计2
《贾岛“推敲”》教案1
《推敲》阅读练习及答案
《推敲》同步练习
《推敲》教学反思
《推敲》说课稿
《推敲》课堂实录
《推敲》ppt课件(12页)
《推敲》mp3音频故事欣赏
《推敲》ppt课件2
《推敲》教案2
《推敲》原文和译文
《推敲》ppt课件1
《推敲》flash搞笑动画在线欣赏
《推敲》教案1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