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人,你若到斯巴》教案8
  | 
 | 
作者:yanyuanyin  上传者:admin  日期:11-12-01  | 
 
 
 流浪人,你若到斯巴 
常州北郊中学  高一语文组  严媛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品评作家的叙事风格,设置悬念的写作手法,理解小说的主题 
能力目标:了解人物的内心世界,了解小说中环境对人物性格发展的影响 
情感目标:正视战争给人类带来的灾难,反思战争的危害 
研究专题:由浅阅读进入深度阅读,追问式教学的探索(在教学中只能课前预设几个开放性的问题,在学生发表自己观点的时候,教师要把握好追问的时机。) 
课时安排: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阅读课文,把握小说的背景和情节,以及设置悬念的写作手法。 
          此为第一轮阅读要求完成的人物 
一、情境导入 
当时的背景是法西斯德国已到了灭亡的前夕,盟军正在攻打德国柏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德国的作家海因里希.伯尔创作的小说《流浪人,你若到斯巴》。 
解题:公元前480年,波斯入侵希腊,300名斯巴达战士扼守温泉关,抵抗强大的波斯军队,最后全部牺牲。希腊人为纪念这些阵亡战士在温泉关立碑纪念,碑上铭文如下:“流浪人,你若到故乡,请报告斯巴达公民,我们在此地阵亡,至死忠于他们的命令。”斯巴达战士抛洒热血正是为了保卫祖国。小说的标题是这段铭文的起句。 
 
二、介绍作家 
海因里希•伯尔(1917—1985),出生于德国科隆市,诞生在一战期间。二战爆发,伯尔被征入法西斯军队服役,先后在法国、前苏联、罗马尼亚作战,1945年被俘,同年12月获释,返回科隆。 
1947年开始发表短篇小说,1951年开始成为专业作家。战后,德国人开始了在废墟上生活,德国文学也是在这样的废墟上重新开始的。这时成长了一代青年作家,他们提出德国文学要重新开始,从零开始,这一时期的文学被称为“废墟文学”,类似我国“文革”后的伤痕文学。 
伯尔希望通过小说使人们从恐怖的战争中认识过去,清算历史,在痛苦的回忆中重新开始新的生活。他的成名作是出版于1949的中篇小说《火车正点》,伯尔认为“战争是无聊的”,不管什么样的战争,它只能给人们带来死亡,因此他把战争归结为一种可怕的自然现象,人类失去理智的产物。他的作品另有短篇小说集《流浪人,你若到斯巴……》(1950年),长篇小说《亚当,你到哪里去了?》等。它们揭露和批判法西斯侵略战争,以被迫充当炮灰的普遍德国士兵的遭遇,反映了德国人民的苦难。这些作品的基调灰暗、抑郁,把战争渲染成一场抽象的人与命运的搏斗,结果是人的毁灭。20世纪70年代,伯尔的创作出 |   |   
 
   
     
         
          | 标题: | 
          《流浪人,你若到斯巴》教案8 | 
         
         
          | 文件大小: | 
          12K | 
         
         
          | 文件格式: | 
          rar | 
         
 
          | 作者: | 
          yanyuanyin | 
         
         
          | 下载地址: | 
           点击本地免费下载
  下载说明 阅读说明
 下载工具 | 
         
            
          | 下载说明: | 
           
* 本站所有的资料都是免费的 
* 使用本资料有困难请阅读说明或给管理员留言。
  
 | 
         
       
     | 
    暂无图片  | 
   
  
 
 
 
 
 |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