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出夏门行》《孤桐》原文译文及赏析
  | 
 | 
作者:品云  上传者:admin  日期:11-04-18  | 
 
 
 每周一诗(11)步出夏门行①  
曹操 
神龟虽寿,犹有竟时②。  
腾蛇乘雾,终为土灰③。  
老骥伏枥④,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⑤,壮心不已。  
盈缩之期⑥,不但在天⑦;  
养怡之福⑧,可得永年⑨。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①本诗作于建安十二年(207),时曹操五十三岁。诗中融哲理思考、慷慨激情和艺术形象于一炉,表现了老当益壮、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②“神龟”二句:神龟虽能长寿,但还有死亡的时候。神龟,传说中的通灵之龟,能活几千岁(《庄子•秋水》)。寿,长寿。竟,尽,完。③\'腾蛇\'二句:腾蛇即使能乘雾升天,最终也得死亡,变成灰土。腾蛇,传说中与龙同类的神物,能兴云驾雾。④骥(jì):千里马。枥(lì):马槽。 
⑤烈士:有雄心壮志的人。暮年:晚年。⑥盈缩:指人的寿命长短。盈,长。缩,短。⑦但:仅,只。 
⑧养怡:保养身心健康。⑨永:长久。 
【译文】 
神龟虽然长寿,还是有终了的时候。 
腾飞的蛇乘着雾气,终究化为土灰。 
年老的一日能行千里的良马伏在马槽(里),志向仍在千里之外。 
怀有雄心壮志的正直人士(到了)晚年,壮志雄心不会止息。 
长寿或早夭的生命周期,不只在于上天。 
颐养天年、心旷神怡的福气,可以得到益寿延年【长久的年龄】。 
幸运得很,到了极点啊,作歌来歌咏(自己的)志向! 
孤桐 
王安石 
天质自森森,孤高几百寻。凌霄不屈己,得地本虚心。岁老根弥壮,阳骄叶更阴。明时思解愠,愿斫五弦琴。 
[注]:明时,政治清明的时代,愠,痛苦怨愤。桐木本是造琴的上好材料。据《孔子家语》记载:帝舜曾一面弹着五弦琴,一面唱“南风之熏兮,乐意解吾民之愠兮”。 
 
译文-- 
天生的本质自是茂盛繁密,孤自高达几百寻。接近云霄,(是为了)不委屈自己;得到大地(支持),本源于(自己)虚心。年岁苍老,树根更加壮实;太阳骄【炽】烈,叶子更能遮阴【荫】。(政治)清明的时候思想着能解决(民间的)怨恨,(像帝舜抚琴唱的那样),愿被砍伐,(制作)成五弦琴。 
 
赏析-- 
如果了解了王安石积极变法的经历,了解了他的思想性格,了解了他生活的时代背景,就不难把握此诗的主题。王安石在这首诗中借“孤桐”以言志,孤桐即为他的人格写照:尽管在变法中,他受到种种打击,但他志存高远,正直不屈;经历的磨难越多,斗志越坚;为了天下苍生,不惜粉身碎骨,拔地几百寻的孤桐,之所以岿然屹立,高干凌霄,是因为它“得地本虚心”,善于从大地汲取养分和力量。如果离开大地,它一刻也活不下去,更别想“孤高几百寻”了。犹如希腊神话中力大无比的英雄安泰,离开了大地,就失去了力量的源泉,终于被他的敌手扼死一样。由此我们想到,任何英雄豪杰都是从群众中产生的,他的力量来自群众。离开了群众 (大地),再伟大的英雄也将一事无成。 
 |   |   
 
 
 
 
 
 |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