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汉语的世界》教案2
  | 
 | 
作者:   上传者:admin  日期:09-04-17  | 
 
 
     走进汉语的世界  
Email:snowwqf@126.com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1、了解汉语区别于其他语言的主要特点。  
            2、了解汉语从古到今的演变,古代汉语与现代汉语的主要区别。  
            3、明确普通话的定义,了解普通话与方言的区别与联系。学好普通话。  
过程与方法:学生阅读课文,学生朗读故事,合作探究,明确汉语的特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汉语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了解现代汉语的特点。  
教学难点:古代汉语与现代汉语的差别。  
教学过程:  
   
导入: 据说,有一次苏轼专程上门拜访秦观。家人告诉苏轼,他出外游玩,很可能上佛印和尚寺里去了。于是苏轼写信去询问他的情况。秦少游见苏轼来信后,便写了一封只有14字的怪信遣人带回给苏轼。苏轼看后,连声叫好。原来,秦观写的是一首回文诗,诗中描述了他在外出游玩的生活和情趣。再看看诗人秦观写给好友苏轼的一封“信”(回环诗):    
   
  暮    赏                 14个字组成了一首七言绝句,每个字出现两次,文字处理                                                                
 已     花            技巧高超。回文诗是中国文化的一种特殊形式,也是世界                                                                
  时       归       上为中国仅有的 一种艺术形式。回文诗是既可顺读又可倒                                                                
  醒         去    读的诗体,无论怎样读意思大同小异,颇具欣赏价值。它                                                                 
  微       马         将汉字遣词造句的独特奇妙之处发挥的淋漓尽致!  
  力       如                可见汉语的妙处!                                                                                   
酒    飞  
                                                                                        
今天,我们开始学习《语言文字应用》这本书。这本书对我们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一则规范我们的语言,二来也能让我们更好的来应对高考。  
一、 讲授新课  
一.汉代汉语的特点:   
1、 语音:  
(1)每个音节都有声调。“四声”的声调。比如:“妈、嘛、马、骂”“汤、糖、躺、烫”四个音节。普通话有四个声调,分别是阴平、阳平、上声、去声,简称“四声”。  
(2)每个音节都由声母、韵母和声调三个部分构成。  
例如:白菜  bai2 cai4     我们wo3 men2    天气 tian1 qi4  
2、 词汇:古代汉语主要是单音节词;现代汉语里是双音节词占优势。使用频率最高的现代汉语8000个常用词中,双音节词占70%以上。合成词占优势  
(1) 语素的定义与范例。词的构成单位。最小的语音语义的结合体。  
(2) 词汇的构造:  
单纯词  
合成词   构词法   重叠 : 星星    偏偏   轻轻   
      根  +  缀     老虎    馒头    饺子    
   根 + 根        学习    深造    冬至    计算机    
   (3)独特的量词、语气词。  
       量词: 一头牛   一条鱼   一条狗    一匹马      
语气词:他不愿意啊!他不愿意吗?他不愿意吧?他不愿意呢?他不愿意敢。  
3、 语法:  
(1)词没有形态变化。明确:“着、了、过“时态助词(动态助词)所表示的时态。  
(2)虚词重要而丰富   
例:君恩深似海——,臣忠重如山——。在每句话的后面加同一个字,要使得意思完全相反。是洪承畴的自拟联,后来他降了大清,有人加了两字:   
君恩深似海矣,   
臣节重如山乎?  
(3)语序的作用重要。语序不同,句子意思就发生了改变。  
例子:①清朝有个王少香,学习写诗(这应该是好事),但他连平仄都搞不明白.好在他生在一个小山村,那里有他的父老乡亲,没有几个人懂得文墨,人们觉得他能写几句诗很了不起.十个,百个,千个,万个的捧,他就觉得自己真的是诗人了.   
 有一年,“诗人”到了北京。仍然保留着爱写诗的习惯,而且动不动就赠人一首.后来他的作品传到了李九溪那里,看后他批了"放狗屁"三字.   
有人见了说:"你骂人怎么这么狠呢?"李九溪说:"这可是第一等评语啊!还有二等三等呢,那才叫恶骂呢?"   
这下人们可糊涂了.   
李九溪解释说:"'放狗屁'是说人偶尔放了个狗屁,其中还有人味,所以是一等评语.第二等是'狗放屁'是狗而不是人了,好在这狗屁不多,不是终日放屁,列第二等.第三等则是'放屁狗',以放屁得名的狗,就全是狗屁了."   
②“平江李次青元度本书生,不知兵。曾国藩令其将兵作战,屡战屡败。国藩大怒,拟奏文劾之,有‘屡战屡败’语。曾幕中有为李缓颊者,倒为‘屡败屡战’,意便大异。”   
③某公司年终总结报告:   
存在问题:好喝酒   
寻找原因:酒好喝   
改正措施:喝好酒  
二、 古今汉语的演变  
1、 语音:  
(1)古:平、上、去、入            今:阴、阳、上、去  
(2)古今韵:   
   李白的《望天门山》 , 天门中断楚江开, 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 孤帆一片日边来。    
  将进酒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 奔流到海不复回    
  贺知章的 《回乡偶书》  少小离家老大回, 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 笑问客从何处来。    
  以上这几首诗,从诗的韵脚规律来看,我们是否可判断出,这个“回”字,在古代极有可能读作“huai”呢?    
   杜牧 《山行》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孟浩然《过故人庄》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李峤   《风》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以上三首诗中,从诗的韵脚来看,应该判断出,这个“斜”字,在古代应该读作“xia”  
2、 词汇:  
(1) 形态变化:单纯词(古)——合成词(今)  
臣   以    险     衅,    夙    遭     闵                  凶。  
我  因为   坎坷祸患 ,  小时候  遭到   通“悯“可忧患的事  不幸。  
翻译下列句子:  
1、 幼稚盈室,瓶无储粟,生生所资,未见其术。  
2、 归去来兮,请息交以绝游。世与我而相违,复驾言兮焉求?  
3、 听臣微志,庶刘侥幸。保卒余年。  
(2) 词义变化:  
扩大:今义大于古义,古义包括在今义之中。     
几何     古义:表问数,义同若干、多少。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今义:数学中的一门,即“几何学”。      多少。      曾几何时。  
文书    古义:名词,公文。          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  
        今义:指公文、书信、契约等;机关中从事公文、书信工作的人员。  
中国    古义:中原地区          现指全中国  
雏      《说文》:“鸡子也。”本义指小鸡,现在指幼小的动物或幼儿,以及未定型前的最初形状。如“雏鸟,雏形”。  
缩小:是指词的古义的内容,随着时代的变化逐渐变得狭小的现象。  
丈夫。古义是男子的通称。如:“丈夫亦爱怜其少子乎?”《触龙说赵太后》  
      今义专指“妻”的配偶。  
劝。  古义常用义项有鼓励、劝说、规劝。《劝学》。“肃劝权召瑜还”即“劝说”之意。  
      今义中只剩下“劝说、规劝”这一义项。“劝人改过。  
可怜。古义有“可爱”“可惜”“可羡”“可怜”等。如“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可惜。  
      今义只剩下可怜的意义。  
区区。古义有形容词,小,小;副词,仅仅;形容词,诚挚;自称的谦词。  
      “然秦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  
      “新妇谓府吏:感君区区怀。”  
      今义指数量很少,人或事物不重要。区区小事,何足挂齿!  
转移:古汉语中一些词义,随着历史的发展,由原来表示的对象,转移为表示另外一种对象,这就叫词义的转移。  
币。古义指礼物。《屈原列传》:“厚币委质事楚。”今义已转移为“钱”的意思。  
走。古义为跑,逃跑。 《廉蔺列传》:“窃计欲亡赵走燕。”今义的走是步行的意思。  
牺牲。古义指祭祀时用作祭品的牛羊猪等牲畜,属名词。《曹刿列传》:“牺牲玉帛,弗敢加也”  今 义转移为:为了正义的目的而舍去自己的生命或权利,属动词。  
地方。古义指:地,土地;方,方圆。即方圆……的土地。  
     《赤壁之战》土地数千里,兵精足用,英雄乐业。  
      今义指某一个区域;空间的一部分。  
此外还有词义的消亡和新生。  
4、 语法。  
二、语法的变化    
1、语序的变化 “宾语前置”:    
   A.沛公安在?(沛公在哪里?)    
   B.古之人不余欺也。(古代的人不欺骗我)    
2、句式的变化    
陈胜者,阳城人也。    
3、词类的变化    
古汉语中的词类常常可以活用。    
“衣锦还乡”(“衣”作动词“穿”讲)   
(完成课后题)  
三、普通话与方言。  
普通话: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现代汉民族共同语。  
现代汉语七大方言。北方方言、吴方言、湘方言、赣方言、客家方言、粤方言、闽方言。  
建昌方言举例:嘛灵: 蜻蜓    
   
愚作:舒服    
噶哈:干啥    
马葫芦子:下水道    
马路牙子:路边    
逼逼扯扯:讨人厌地说个不停    
扣逼飕飕:小气    
哏(gen三声): 屁了吧唧的    
尬(ga四声)点儿哈: 赌点什么    
波灵盖儿:膝盖。    
踏拉板:拖鞋    
好赫儿: 好吃的,长用来逗小孩儿    
锛(ber二声)儿楼(lou轻声): 前额    
大鼻听:鼻涕    
忽悠:丧失诚信,一味讨好某人的不着边际的语言行为。    
邪呼:非常厉害或严重    
卖呆儿:看热闹。    
坷碜:不好看。    
豁楞:搅和。    
秀咪:腼腆,不好意思,憨态可掬的样子。    
得瑟:喜形于色,臭显摆。    
贼毙:太好啦,好得不得了。    
削你:报复你。    
叽咯浪:拌嘴、吵嘴。    
边拉儿:旁边儿。    
磨叽:喋喋不休,废话多。    
不忿:不信,不服。    
劲儿劲儿地:执着,有精神头儿。    
哈拉味儿:油脂性的食品发霉变质后,产生的气味。    
埋汰:引申为语言上的污蔑行为。    
耍大刀:办事没准,戏弄人。    
借壁儿:邻居。    
扒瞎:说话虚假成分大,顺嘴跑火车。    
格应:烦人,讨厌。    
秃噜:事情没办好。    
瘪独子:混蛋。    
二乙子:不男不女。    
欠儿登:哪儿有事哪儿到。    
吭呲瘪肚:速度慢,吃力,费劲儿。    
刺挠:身体某个部位发痒。    
横是:可能是。    
扯哩哏儿棱: 瞎扯。    
胡嘞嘞:形容胡乱说。    
划魂儿:猜疑,犯寻思。    
祸祸:践踏,糟践。    
掺攉:把不同的东西混在一起。    
浑儿画的:不明亮,有污垢。    
车轱辘话:重复、絮叨的话。    
扯:闲谈。    
好信儿:好奇。    
冲:蛮横。    
抽冷子:冷不防,突然。    
害事:挡碍,障碍。    
吹着唠:说大话。    
呲溜:脚下滑动。    
蹿稀:腹泻。    
寸劲儿:巧劲儿。    
二五眼:能力差。    
发苶(nie三声):精神不振。    
打把势:睡觉不老实,总翻身    
半拉:附近    
兴许:有可能    
估莫:估计    
虎:又鲁莽又笨    
吐噜边子:衣物磨损 露出的边子。    
大该:大街    
日头:太阳    
牙碜:食物里面沙子多    
碗家柜:厨柜    
三驴蹦子:农用车    
棉猴: 棉大衣    
姨子:肥皂    
整景儿:装相儿    
突了扣: 这个词儿用法太多了,说不清楚    
老(鼻子)了:老多了。    
吐洛皮了:比破皮严重一些。    
先头:开始。    
寒碜:寒酸的意思    
撩了:跑了    
大电炮:打你一顿    
羊拉子:毛毛虫    
叽里咕噜地:形容东西漫天翻.不老实地样子.    
钱串子:蜈蚣    
罢哒:鞋在地上走发出的响声。    
魔怔:精神病    
搭古:联系    
 |   |   
 
 
 
 
 
 |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