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语文教学与现代信息技术的整合与运用 
罗甸县逢亭中学    韦竹庚 
一、前语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是我国教育在21世纪改革和发展的大政方针,指出了:实施素质教育,……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合实践能力为重点,……江泽民主席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更是强调指出:教育在培育民族创新精神合培育创造性人才方面,肩负着特殊的使命。这些讲话精神明确了我们进行教育教学改革的具体目标——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全面发展的学生,而自九十年代来在信息领域的两大技术“多媒体”与“因特网”,更是导致教育思想、教学观念、教与学的理论乃至整个教育体制的根本变革。因此,作为以一门基础学科的语文,特别是农村初中语文,与现代信息技术的整合已成为教学领域实现变革和质的提升的新的突破口和有效途径,改革势在必行,课题研究也无法回避,为我县农村初中语文教学作个新的指导。 
我校于“两基”和“普实”过程中,2006年9月建成多媒体电教室,2007年度开通校园各部门之间的校园网络,于2008年度上级部门更是加大教学设备投入,更新了多媒体教室设备,为我校各科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整合有了良好的物质基础,也为我校这些语文教师提供了一次学习的平台,但要找准语文学科与信息技术的整合点,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服务语文教学,仍然是一个艰苦的历程,加之时间较短,技术与经验不足,在整合教学中存在了许多不足,现将我校语文学科与信息技术整合中取得的成果与遇到的问题进行整理,希望同行指点。 
二、取得的成效 
1、语文学科教师的整体素质得到了提高 
我校于“十五期继续教育”培训中,着重培训了教师的多媒体使用及课件制作,为全体教师学习和掌握信息技术创造了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浓厚的氛围。特别是我校语文教研组的教师,使他们从原来的“一本教参+一支粉笔+一张嘴”的传统教学模式改变了,掌握了一次教学基本功,使传统教学与新技术教学很好的进行结合,促进了教师在在教学观念、手段、方法模式等方面的不断改革,教育教学能力得到提高。这方面我校的赵秀英老师和周亚运老师作了个表率:2006年度赵秀英老师参加的全县教师优质课评比中,使用了刚刚学到的课件多媒体教学,荣获初中语文组二等奖;2008年度周亚运老师在平时上课中采用了多媒体教学,积极制作课件用于课堂,当年所教班级取得了全县同类学校初中语文七年级组的第一名。全校其他教师也均得到了同比提高,这些都是现代信息技术被教师们消化后,有效地与传统进行了整合,取得的不俗的成绩,更重要的是改变了“粉笔”一统天下的局面。 
2、学生学习兴趣更好地得到了激发,增强了学习的热情 
现代信息技术以生动的画面,具体可感的形象,激动人心的乐曲,图象和声音等信息资源不断充实课堂,拓宽了教学内容,打破了课堂沉闷的气氛,同时声情并茂的内容展现在学生面前,使学生的学习热情大增,激起了他们浓厚的学习兴趣。我校电教室设置使用较短,加之学生处于农村地带,获取信息来源少,所以使用“互联网”丰富的资料,使学生获取学习资源更加广泛。如本学年度本人所带九(2)班,属于学校合并班(普通班),为了使学生的学习态度转变,本人充分使用电教室“互联网”丰富的课件资源,使学生的学习态度得到转变,并提高了学习语文的热情,短短的一个月下来,学生的各个方面都得到了进步,在第一次月考中,我班居然有16人及格的好效果,更主要的是使学生找回了学习的信心。也更加使我坚定了学习现代信息技术的决心,将来更好的为语文教学服务。 
3、教学质量全面提高 
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延伸拓宽了教学的时空度,从“教”的角度来看,使难的、繁杂的、深奥的教学内容变得浅易,扩大了教学信息的传递速度,增大了信息量,从而增加了课堂教学容量。同时充分利用演示文稿、播放影视片段等电教配合教学,使学生更加容易领悟;从“学”的角度看,缩短了学生认识事物的时间和距离,使复杂的艰苦的认知活动变得轻松愉快,调动了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从而使学的效率大大提高,现代教育技术与语文学科整合的研究,促进了我校语文教育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真正达到了教学相长。 
三、存在的问题 
1、过分迷信信息技术,夸大其效果 
部分老师在使用多媒体教学中,对信息技术依赖心理过强,把传统优秀的教学方法给抛弃了,我们选择电教媒体的基本要求是切合教学需要,使所选媒体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策略,学生的认知规律相统一,形式要服务于内容,手段要服务于效果。使用的过程中,可以充分与传统优秀教学方法有机相结合,并适当的使用视频展台,对“拿来”的课件媒体要进行合理的选择方可使用,即要顾及学生的现有认知水平,这样才能更好的使机器为我们服务,而不是我们服务于机器。 
2、教师信息素养跟不上硬件设备建设的速度,力度缓慢 
我们知道现在是信息爆炸时代,也许今天学到的知识,明天可能就过时了,学校现有的任务繁多,导致很多教师对学习现代信息技术不够热心,认为只要把学生成绩搞好了就是好的教学方法,这些片面的想法必然使我们的教育跟不上时代的步伐,结果当然也使得效果并不什么好。所以提高教师信息素养是有必要的,从而培养师生利用信息技术对课程进行学习、研究与探讨的能力,促进师生信息意识情感、信息伦理道德修养、信息科技常识和信息技术能力的提高。 
3、人机对话过于师生交流 
在使用现代信息技术为教学服务方面,我们的老师认为把传统的“一张嘴+一支粉笔”换作“屏幕+鼠标”,就是教学模式的变革了,实际上没有真正意会教育教学改革中的重点部分——“教与学”的过程,忽略了学生才是主体的实际情况,而只是片面强调了教师教学方式的改变而已,根本没有真正发挥现代教育技术的作用,反而歪曲了现代教育本身的含义,在资源的利用上也极大的浪费了,因此我们应该合理的把传统优秀的教学手段与现代教育技术进行结合,使其发挥真正的作用。 
四、未来设想 
目前我校的现实问题是教学软件投入不足,教学教学资源缺乏,严重制约了我校教学资源的研究,这方面只有县民中具备,单并不共享资源,他们仅仅着重为高中教学服务,所以可以说全县几乎为零,更不用说资源库的建设了。所以对于这方面的要求,只能靠我们本组的教师充分使用电教设备,利用远程资源及“因特网”资源,大力开发摄制课例,制作课件,建立语文教学资源库。 
加强本学科教师多媒体的使用常识,与电脑教师加强相互交流,重点培训教师多媒体制作课程,两者互为补充,相得益彰,多出优秀的语文教学课件,及对本学科本环境有所作用的课件。打破零的局面,不断探索多媒体课件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同时,要认识到使用教学课件仅仅使为了辅助教学的工具而已,决不能完全替代我们教师的教学,教学过程中要充分考虑教学内容及教师、学生的实际情况,从实际出发,适应实际需要,特别要重视直观性、量力性、发展性、巩固性、自觉性和因材施教等重要原则,将多媒体技术与语文教学有机整合、传统教学与现代教育技术有效整合,发挥其效能为课堂服务,并改变学生借助信息技术教学环境自主探究的学习方法。 
五、结语 
“苹果”项目咨询师大卫曾经说过——“学生的成绩与其说得益于电脑还不如说得益于教学法的改进,就算把电脑搬出教室也不会有什么大的影响。”希望我们语文教师能正确选用多媒体这一时代媒介,让语文课堂变得更靓,迎来真正属于我们的语文教学的春天。 
  
  
参考文献: 
1、陈旭远主编的《新课程推进中的问题与反思》 
2、《语文课程标准》 
3、周新民所著论文《现代教育技术与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整合的尝试》 
4、《让语文课堂更加靓起来——初中语文多媒体教学的初体验和冷思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