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梅馆记》说课稿
  | 
 | 
作者:   上传者:admin  日期:06-10-28  | 
 
 
 《病梅馆记》说课稿 
一、说教材 
    《病梅馆记》是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试验修订本必修)第二册第六单元的一篇自读课文,是一篇清代散文,作者龚自珍。清代散文由于其特殊的时代环境,文章常有很深的寓意。龚自珍的这篇散文更为深刻,因而在学习中要着重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主要观点。 
根据教学大纲要求,结合该课的特点,我制定如下的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关于龚自珍的一些文化常识及以物喻人的方法。 
能力目标:学习运用比较阅读的方法分析文章,综合运用现代文阅读方法进行文章分析。培养学生阅读批判创新精神。 
情感目标:了解作者寓于文章中的思想感情,深入体会这种感情,从而把握作者的写作意图。 
由于清代散文内含深层寓意,为帮助学生理解文章,我把本课时的教学重难点确定为: 
运用比较阅读的方法分析文章,深入体会寓于文章中的思想感情,把握作者写作意图;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二、说教法 
根据现代教育理论,结合课文特点,考虑到高中生的认识水平,本节课主要采用比较阅读的方法,通过学生已学的《己亥杂诗》由浅入深分析理解《病梅馆记》,在比较的过程中逐渐挖掘作者的写作意图。比较阅读贯穿整个教学过程。 
1、拉近学生与文言文的心理距离。 
《病梅馆记》由于其时代原因,寓意很深。而在现今文言文教学中存在这样一个问题:学生不喜欢文言文,畏惧文言文。因而在教学中我启发学生文章阅读古今一体,从而拉近学生与文言文的心理距离,减少学生学习古文的排斥心理,告诉学生阅读方法就是来自生活,源于生活的体悟。 
2、教学中充分调动学生的创新意识。 
首先,在比较阅读大的框架下,运用现代文教学中的一些方法,如解题法获得文章信息,抓关键词理清思路等。通过教学实践使学生能够了解一些阅读古文最实在的方法。 
其次,在授之以“渔”的基础上,提供学生以创新的空间,引导学生动手、动脑,培养学生的批判创新意识。 
3、教学中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创新精神。 
这一教法中除了教师授之以渔外,更重要的是加强教师的诵读,以期带领学生设身处地深入课文的深层意蕴。 
  
三、说学法 
为调动学生学学习语文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和自学习惯,据此我制定了如下的学法指导和能力培养。 
1、引导学生拉近学习文言文的心理距离,培养学习的兴趣。 
2、诵读法。 
3、运用比较阅读的方法,拓展思维。 
4、灵活运用现代文阅读方法。 
5、逐渐培养阅读创新能力。 
四、说教学过程 
1、导入:学生齐读《己亥杂诗》,通过朗诵体会作者的感情,进而介绍龚自珍的有关情况(侧重于思想方面的介绍),并以中国民族文化中的松竹梅菊等事物作二次导入,以营造一种情境,学生从而进入学习情境,拉近学生与文言文之间的心理距离。(这是知识目标的落实和教法1、学法1的体现。) 
2、运用通过分析文章题目大致了解文章内容的方法推测一下文章的思路。 
即析题——初步理清文章思路(这是教法2的落实)。 
3、教师范读文章。(教法3的体现。) 
4、采用比较阅读的方法,看看同为借物喻人的诗文,它们有何异同之处。(这是能力目标的落实)。 
·学生抓关键词,在解题基础上进一步理清思路,整体把握文章。 
·分析句子成份,获得暗含信息。(具体落实教法2) 
 5、通过改诗、仿诗反馈比较阅读的课堂教学效果。(具体落实教法2) 
6、教师小结以上内容 
作业: 
·本文是一篇托物言志的散文,作者在文章中运用比喻的手法,试分析比喻的深层含义。 
·怎样认识本文的积极意义和作者的思想局限性? 
  
  
  
  
  
附:教学构思设计 
  
  
                                                                        
               多媒体教学                                         
                                                                       
                                                                          
                诗导入                                         
       预   民族文化二次导入   设                                
       情                 境                                              
                                                                          
   病梅馆记     对比阅读     己亥杂诗                     
                                                                           
       教      运  用        学                                                       
       反                    馈 
      仿《己亥杂诗》                  |   |   
 
 
 
 
 
 |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 
 
| 
 |  
 
 | 
 |